-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常生活资讯寻求模式之探讨-国家图书馆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73-99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二期 (2005.12) 73 日常生活資訊尋求模式之探討 張 郁 蔚 摘 要 雖然1 9 7 0年代已有市民資訊需求的全面性調查,但直到 1 9 9 5年,「日常生活 資訊尋求」(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 ,簡稱E L I S )這個名詞才由薩弗雷 連(Reijo Savolanien )正式提出,並取代其他與非工作資訊尋求相關的名詞及成為 使用者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將介紹日常生活尋求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概念及研 究架構,並探討該模式的優缺點及其對使用者資訊尋求研究之貢獻。 一、 前 言 日常生活具有普遍的意義,它是任何人都無法逃脫的人生活動,且佔有人生 最多的時間,它的自然性及直接性,可以呈現每個人最真實的生活面貌。社會學 家伯格(Peter L. Berger )和洛克門(Thomas Luckmann )認為日常生活的實際是唯 一最重要的社會實在(Social Reality ),任何與現實社會秩序有關的研究,都必須 至日常生活實際和大眾共同的日常實踐中去探究,且日常生活到處呈現的性質, 也使得日常生活的觀點變成行動者個人的自然生活態度和行動觀點,因此生活在 社會中的行動者在展開社會活動時,很自然會將他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所建構的 關鍵詞 (Keywords ):日常生活資訊尋求;生存心態;生活方式;生活支配;情境 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 ;H a b i t u s ;Way of Life ;Mastery of Life ;Context 張郁蔚: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E-mail :ywchang@.tw 74 國家圖書館館刊 九十四年第二期 (2005.12) 社會實在觀點做為指導行動的基本原則。[1] 回顧1 9 7 0年代,圖書資訊學者初期的資訊行為研究,受到認知科學研究觀點 的影響,著重探討隱藏在個人資訊行為後面的主要驅使因素,直到 1 9 9 0年代初期 才開始轉向社會學的研究取向,將研究焦點放在社會情境上,探討與資訊行為有 關的社會文化層面的意義。但不管是認知觀點或社會情境觀點的資訊行為研究, 大部分是將焦點放在與工作相關的環境上,特別是商業和大學組織,且大多是採 用量化的研究方法。[2] 不過,對著重非工作環境的日常生活研究的忽略,並非是圖書資訊領域的獨 有現象,因為自古希臘開始,西方傳統的社會研究就只重視社會對象的本質問題 與本質結構。本質勝於現象的研究趨向,使得社會學者的研究重心放在社會制度 和重大社會活動上,而將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現的瑣碎事情,視為是非本質的現 象,加以排斥。此外,在市民社會或平民社會出現前的古代及中世紀,是由掌握 統治權力少數政治家及「偉人」決定社會的發展,此種偉人決定論是社會學家的 研究重心,加上當時平民日常生活相對上是單調穩定的,導致平民的日常生活活 動處於被忽略的情況。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個人自由的發展,日常生活的形 式及內容開始有多樣化的變化,為社會學者深入研究其意義提供條件。但從 1 9世 紀社會學成為一門學科以來,研究重心一直是社會制度及社會行動,直到 1 9 3 0年 代以後,隨著現象學、社會學、符號互動論和俗民學方法論的發展,對廣大社會 平民的日常生活研究才有了全面的開展。[3] 雖然 1 9 7 0年代已有學者對日常生活的資訊需求進行全面性的調查,但直到 1 9 9 5年,薩弗雷連( Reijo Savolanien )才正式提出「日常生活資訊尋求」 (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 ,簡稱ELIS )這個名詞,並開始被普遍接受,成 為使用者研究的新方向,故本文將以薩弗雷連的日常生活尋求模式為主軸,介紹 該模式的特性與內容,並探討該研究模式之架構及後續發展。 [1] 高宣揚,《當代社會理論(上)》(臺北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想象与真实:网络玄幻小说《诡秘之主》的空间叙事研究.pdf VIP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2024~2025学年10月山东青岛城阳区青岛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详解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国庆双节小区物业安全温馨提示.doc VIP
- 《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长春易加科技-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3CJ87-1 采光、通风、消防排烟天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车辆GPS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完整.doc VIP
- 2-2《TIPS操作手册(公共代码管理子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