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框架效应与个体差异
主要内容 Tversky Kahnemans experiment Tversky Kahnemans experiment Tversky Kahnemans experiment Experiment results: 72% participants preferred program A (“200 people will be saved”) 22% opting for program C (400 people will die ) why? Framing Effect 影响因素之—— Cover Story Cover Story:指抉择材料中用以介绍决策问题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呈现在结果选项之前。 前人研究:死于癌症的危险、动物灭绝的危险、工人失业的危险、 时间损失的危险等等。 注意:曾有研究用简化的金钱赌博取代抉择材料来研究框架效应,但没有出现经典的框架效应。金钱赌博没有涉及封面故事。 在决策中呈现一个面临获益的封面故事或许会使被试的决策偏好产生变化 ,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框架效应模式。 影响因素之——损益概率水平 效用和概率一直都是风险决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两个概念 ,也是风险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受Tversky Kahneman将概率值固定于 1 /3 vs 2 /3这一中等概率水平的影响,以后的学者也大多选用某一固定的中等概率值。 注意:何贵兵(1996)用购奖券和购保险研究框架效应时发现 ,当损益概率为0.5和0.9时,框架效应与预期理论相吻合;当损益概率为0.1时却出现了框架效应反转现象,即得益时冒险而损失时避险。 影响因素之——决策者背景 Self-framing Self-framing 1. 解释pie-charts 2. 句子完成任务 Self-framing 扇形图促使被试看到的是被保留下来的三分之一而非被拿走的三分之二; 全饼图:积极自我框架下更为风险厌恶; 扇形图:积极自我框架下更为风险寻求; 对选择结果不同部分的强调会使风险偏好的自我框架效应反转; 自我框架效应依赖于选择信息的呈现方式; 决策者采取何种框架部分受控于问题的陈述,部分受控于决策者的决策模式、习惯以及个性特征。 TODD MCELROY JOHN J. SETAs experiment 自尊被描述为一个判断过程,一组如何自我接纳和接纳他人的特征; 其构建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并衍生于对自我或自尊的积极或消极态度: 预测一:低自尊个体对模棱两可的决策问题的自我框架为消极框架; 预测二:LSE HSE个体在消极框架上的感受性有差异,但是在积极框架上无; TODD MCELROY JOHN J. SETAs experiment 1.完成Rosenberg的自尊量表; 2.关于自我框架问题的介绍(与传统的亚洲疾病问题相同); 3.首先呈现一个全饼图,让被试基于自己对全饼图呈现的预期结果的理解完成句子; 4.自由回答后,要求被试作出他们的选择; 5.完成人口统计学信息; TODD MCELROY JOHN J. SETAs experiment 以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方式看待我们自己或可用信息,会对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信息则对我们所处的情境,情境的交互作用及决策有深远影响; HSE和LSE个体对信息的感受性不同,这种差异导致对框架的接受和敏感性的差异; 焦虑和对自尊的威胁使个体倾向于回避风险,但在个体为他人做决策时更为冒险,表现为风险寻求。 人格特质 较早期研究中,Moore,Smith和Gonzalez首先把人格与启发式决策联系起来,考察了社会判断中人格与情境对启发式决策的交互作用; Kowert和Hermann使用大五人格和风险偏好问卷,发现政治决策中的冒险与经验开放性正相关,与责任心和宜人性负相关; 后期研究主要使用的人格变量多为大五人格,大多发现人格与不同情境的风险决策有关。 人格特质 个体跨不同生活领域表现出的总体冒险性与外向性、开放性正相关,与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负相关; 收益条件:高开放性-高冒险;高神经质-低冒险 损失条件:高神经质-高冒险 神经质个体采用冒险行为作为应对厌恶情绪状态的方法,而外向性个体从事冒险行为更多是为了加强正性情绪体验,冲动性可直接预测部分风险行为,并可与神经质和外向性产生交互作用; 人格特质 张银玲,苗丹民等用大五人格量表中国修订版探讨了正负信息呈现方式对某军校大学生决策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 在正面框架下,外向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愉悦性维度得分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保守方案; 在负面框架下,人格特征的五个维度与个体的决策行为均无统计学意义。 (煤矿瓦斯爆炸的问题,2006) 人格特质 白湘云,王文忠等用艾森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