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建幼儿教育——为“2008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而作”.ppt
重建幼儿教育 张 华 hzhang@kcx.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主席 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方向:走向“新启蒙” 今日中国儿童生存状况 一份民间统计 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振宇教授对11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 大约3%的中学生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 77.5%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 19.5%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4-5小时 资料来源:赵洪涛:《谁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教育参考》2006年4月 一份官方统计 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在过去20年内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北京市的情况更为严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 《教育导向偏差是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因——访钟南山教授》,《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国专制教育的根源 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的联姻 “容器”意识形态 儿童地位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程度、社会文明化程度的“试金石” 人类启蒙伴随着儿童的解放:4个世纪的发展 在专制社会,不仅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体沦为社会不利阶层并变成少数优势阶层的附庸,而且,儿童沦为成人的附庸。 在民主社会,不仅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共享的利益充分增加、互动更为自由,而且,儿童获得独立价值、内在价值,并与成人形成民主关系。这种民主关系集中体现在儿童与家长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 儿童问题对我国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剧之一是成人不懂得尊重儿童的价值尊严和儿童自己的思想。 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暂时弱一点,也不在于知识技能太扎实、太熟练了,而在于它以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为媒介、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和政治上的控制力量摧毁了人生最高价值——精神自由,剥夺了人的探究、创造的权利,因而是反人性的、不道德的。 重建我国幼儿教育的根本方向是“新启蒙” 今日教育者需要自觉延续陶行知、陈鹤琴的未竟事业——教育启蒙 为此,必须在我国教育和社会中确立“儿童的标准”——基于儿童的内在价值衡量儿童的表现。 这既包括“儿童文化的标准”——保障儿童文化、儿童阶段、儿童时代的独特价值的实现,拒绝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儿童;又包括“儿童个性的标准”——保障每一个儿童独特价值的实现,拒绝用其他儿童的标准衡量“这个”儿童。 让孩子救救大人 90年以前,鉴于专制制度下学生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鲁迅说:“救救孩子!” 作家聂绀驽立刻回应:“让孩子救救大人!” 没有儿童文化的社会不是真正的社会; 不保持童心、不向儿童学习的“成人”,不是真正的成人; 每一个成人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是儿童创造了我们。 二、什么是幼儿的课程? 学科中心、控制取向(目标+“强化”)依然是我国幼儿课程的主要问题 “自传课程理论”的课程观 课程不是由学科组成的,而是由主体、主体性组成的。课程的开展就是建构自我,建构主体性生活经验的过程。自我履历是自我的建构,建构一个随我们阅读、写作、说话与倾听而创造与体现的自我。自我在世界之中得到实现。即便是真实的,它也是我们无法确信我们所知道的自我,因为它总是在运动之中,在时间之中,部分地由它所不在的地点、所不出现的时刻、所不是的特点所界定。迎接破晓的自我是不断地扩展的自我,不仅容纳所向往的也容纳所惧怕的和所抗拒的。划着金桨的自我是不断收缩、失去重心以便升起向天空扩展的自我。充满了泪水,充满了笑声,让我们来教,让我们来学;让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上帝,他人的仆人。让我们来吧。 —— Pinar, W. F. (1994). Autobiography, Politics and Sexuality.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p.220. 幼儿的课程就是不断建构着的幼儿的经验,不断发展着的幼儿个性。 1.进入幼儿视域中且对幼儿产生意义的儿童周遭的自然,是“幼儿的课程”。 “几根有叶子和果实的树枝,一只可以听到其中的颗粒发响的罂粟壳,一截既可以供他咂、又可以供他嚼的甘草,这些东西,同那些漂亮的小玩具一样,也能够使他玩得挺高兴,并且还没有使他一生下来就习于奢侈的弊害。” ——卢梭:《爱弥儿》,第61页。 2. 幼儿的社会生活与同伴交往,是“幼儿的课程”。 3. 幼儿的本能、经验和自己的思想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是“儿童的课程”。 4. 幼儿不断创造着的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学科”,是“幼儿的课程”。 许多年前,在一家自助洗衣店里,我注意到一个还不满三岁的小女孩,她正看着母亲把洗好的衣服从烘干机里拿出来。母亲直起身来,头向后一甩。她那一头黑亮飘逸的长发,在阳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