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二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共164张.ppt

《学练考》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二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共164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练考》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二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共164张.ppt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3.东西经度的判读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越大→东经; 逆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越大→西经。 4.地方时的判读 赤道交晨线的点所在经线为6时;赤道交昏线的点所在经线为18时;昼半球中央的经线为12时(正午);夜半球中央的经线为子夜24时。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5.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和日期的判读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正午12时所在经线的经度。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过极点→直射赤道→二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北极圈内极昼→直射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 南极圈内极昼→直射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6.节气更替的判读 极昼由极点扩大到 北极圈→春分日—夏至日 南极圈→秋分日—冬至日 7.昼夜长短的确定 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的经线度数→计算昼长和夜长的时间 昼长=(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8.太阳出没时间的确定 日出时间=正午12时-昼长÷2; 日落时间=正午12时+昼长÷2。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9.正午太阳高度的确定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的太阳高度为0°。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H=90°-|φ-δ|或H=90°-两地纬度差 10.日期范围的确定 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0时经线以东为今日,以西为昨日;180°经线以西为今日,以东为昨日;当180°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时,全球日期相同。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 专题二 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北半球) 春分日 (3月21日) 赤道为90°,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直射点逐渐北移 昼长于夜,昼渐长 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北半球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北半球) 夏至日 (6月22日) 北回归线上为90°,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直射点逐渐南移 昼长于夜,昼渐短 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秋分日 (9月23日) 赤道为90°,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直射点逐渐南移 昼短于夜,昼渐短 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北半球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 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北半球) 冬至日 (12月22日) 南回归线上为90°,向南、 北两侧递减 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直射点逐渐北移 夜长于昼,夜渐短 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春分日 (3月21日) 赤道为90°,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无极昼和极夜现象 第三节 │ 教材活动 【P17(上)活动】 1. 如下表 2. 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任何纬度的线速度=1670 cosφkm/h。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任何纬度都是15度/时。 纬度 0° 30° 45° 60° 线速度(km/h) 1 670 1 447 1 180 837 角速度(°/h) 15 15 15 15 第三节 │ 教材活动 【P17(下)活动】 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光,向着光亮的半球为昼,背着光亮的半球为夜。随着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每5秒钟转一圈,则5秒钟代表一天。 第三节 │ 教材活动 【P18活动】 1.为了节约时间,最好先了解本地的经度,接近正午时开展观测。 2.不行。如果各地都使用同一地方时,那么可能在12点的时候,有的地方是深夜、有的地方是正午、有的地方在工作、有的地方在休息。这样就使得使用的时间与当地的昼夜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且不利于不同地方的人们进行交流。 第三节 │ 教材活动 【P19(上)活动】  1.最好的时区划分方案就是目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