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学概要

第一节 “目录”和目录学 古典文献意义上的目录包括“目”和“录”两方面。 “目”:“篇目”或“书目”。 “录”:一部书的内容提要。 目:鱼网上边的一条大绳,叫做纲;下边的许多网眼,叫做目。引申为篇目,即一书的篇和卷的名称。录:记录、整理次第,详细说明之意。即叙录,就是对一书的内容、作者生平事迹,对书的评价,校勘经过等,作扼要的介绍的文字。 目录的完整含义 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 目录:把篇目和叙录按一定的次序编排起来称为目录,或曰书目。 目录学 “目录学”讲目录的学问。 具体来说又包括学术研究的目录学和如何编制古籍目录的目录学。 目录学的概念   目录学是指研究目录的产生、发展及功用的一门学问,属于古典文献学的一个分支。   目录学又分为古典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古典目录学的时间断限是从西汉起到 20 世纪初。现代目录学是以现代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诞生为标志。 目录学的重要性 1、读书入门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同上卷七。 目录学的重要性 2、学术研究 可以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动态。 通过目录学,人们能够在学术研究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能够“即类求书,因书究学”。 较为全面的说法目录学的用途大体来说有三:   A.使人们掌握我国古籍总的基本情况。   B.了解图书的本身状况。   C.了解学术源流,指示治学门径。 第二节 目录的结构和功能 目录的分类   从著录的内容来看,目录可以分为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 A .一书目录是指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加以编排、汇集后的成品 。 B.群书目录是指著述书名和叙录的总聚。群书目录又可分为丛书目录和专科目录。 1、一书之目 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书的篇名和该书各篇的叙录。 附于一书之中。 功能 考察原书是否完整及提供辑佚和辨伪的线索。 了解作者各篇章的写作意图。 群书目录:专门的目录书 1、书名 2、群书目录 2、叙录 3、类序 1. 只有书名和册数的目录 如《文渊阁书目》 册府元龟一部,二百五十册; 册府元龟一部,一百五十册; 太平御览一部,一百三十册; 大平御览一部,一百册; 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册; 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二册; 文献通考一部,四十一册; 文献通考一部,一百四册; 文献通考一部,一百二十册; 功能 了解各历史时期文献基本状况。 便于掌握某一领域图书的总体情况。 2.包括书名、叙录、总序、大序和小序的目录 叙录(解题、提要) 列于书名之后,介绍本书内容、主旨、价值、学术源流、版本、校勘及作者生平事迹等方面的文字。 叙录的内容各有侧重,有的介绍书的作者、有的侧重介绍书的内容、有的重在介绍书的版本和校勘情况。 叙录之体,始自刘向 刘向校书,同时为各书编写提要,汇集而成《别录》一书。 是最早的叙录体目录。 叙录的体例往往不同 传记体叙录:书名之下记载作者的传记。 辑录体叙录:辑录诸家评述和其他书内有关资料而成的叙录。 类序 即书目之序,用以介绍群书的概略。 又包括总序、大类之序、小类之序 总序 介绍整个目录的说明性文字 相当于后来的凡例 大序 是介绍目录中每大类的说明性文字。 小类之序 介绍目录每小类的说明性文字。 《汉书·艺文志》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 类,如诸子略中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所谓九流十家。每家之后又有简要介绍和评述的文字。 解题和序的功能 考证书籍存佚和真伪情况。 了解图书的学术源流、特点和得失。 目录的体制构成 古人编纂目录的体制构成大体有三种 : 1、有序无解题。 现存最古的目录为《汉书·艺文志》,其编目法为有小序而没有解题。 有小序有解题 2、《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是按照每部类有小序,书名下有解题的体制。解题又分为择取精华者和一一详论者,如《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便是两者之代表。 没有小序和解题,而详于书名 3、没有小序而详于书名,为后代最习用之体制,现存明清二代的藏书目录十之八九皆是此类。一般分经、史、子、集四部,前后用序跋,每书分一类,写某书若干卷,撰人,时代,注者,版本等等。 第三节 目录之种类 从藏书的形式分,可分为官簿、史志、私录。 从分类的体制看,又可以分为综合性目录、专门性目录和特种目录等。 一、官府校书而成的目录为官簿 西汉刘向《别录》,是官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