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幽州台歌概要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唐诗以其卓越的思想性、艺术性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芳百世。唐诗盛美并臻,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 幽州台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州台歌》.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学习目标: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中所流露出来的孤单寂寞悲哀的情绪。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选自《陈伯玉集》。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 风骨峥嵘, 寓意深远, 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登幽州台歌——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营三州。通天元年,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失意人生,狭路相逢 这是一个失意人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 故事的主人公大有作为,然遇人不淑以及直言不讳,惹来诸多猜忌之音: 首先在谏言期间,不受重视,深陷囹圄; 其次在参谋期间,自告奋勇,饱受株连; 幸而在忧愤之间,奋笔疾书,得有佳诗; 在走投无路,报国无门后,陈子昂忧愤万分,悲从心出,终于站在幽州登楼台前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内容解析: 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 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 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 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登幽州台歌——注解 1. 悠悠——没有穷尽。形容时间长,距离远。 2. 怆然——感伤的样子。 3. 涕——眼泪。 4. 前——向前看。 5. 念——想,考虑。 6.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贤明君主。 7.来者----指后来的贤明之主。 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 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 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诗的前两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诗的前两句仰俯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 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登幽州台歌——鉴赏 诗歌的后两句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寂悲苦的情绪, 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登幽州台歌——鉴赏 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痔疮的预防及中西医结合护理概要.ppt
- 病毒性皮肤病2010.11概要.ppt
- 瘢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要.ppt
- 癌性疼痛治疗概要.ppt
-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概要.ppt
- 癌症病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概要.ppt
- 癌症与饮食概要.ppt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概要.ppt
- 癌痛规范化治疗典型病例分享1--孟令新概要.ppt
- 病理学课件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概要.ppt
- 2025年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共140题).docx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共100题).docx
-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共120题).docx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共106题).docx
- 2025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60题).docx
- 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docx
- 2025年上海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docx
- 2025年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共130题).docx
- 2025年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10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