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田方谷对孟子养气
捌、
山田方谷對孟子養氣說的解釋
一、引言
《孟子‧公孫丑上‧2 》在東亞儒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是近世東亞儒學史發展的思想淵源之一。這種現象的形成,主
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東亞近世儒學史的發展,主要動力在於
對古代儒家經典尤其是《四書》的再解釋。近一千年來,中、
日、韓等地區儒家學者,都通過對《四書》的再詮釋而建立自
己的思想體系。這是由於建立在《四書》的新解釋之基礎上的
朱子學,在公元十三世紀以後,成為東亞儒學的主流思想,因
此,反朱或翼朱的各派學者,都必須從《四書》的再解釋出發,
以支持或反駁朱子的系統。 1第二,在《四書》各篇章中,《孟
子》「知言養氣」章義蘊豐富,東亞儒者開發或讀入甚多思想課
題,尤以朱子(晦庵,1130-1200)對《孟子》「知言養氣」章的
解釋,引發朱子以後中、日、韓儒者正反兩面的討論,2 成為東
亞近世儒學史中值得注意的現象。
1 例如十八世紀日本德川儒者中井履軒( 1732-1817)就是通過對《四書》的
再詮釋,而對朱子學提出有力的批判。參看本書第 7章,〈中井履軒對朱子
學的批判:從《四書》的再詮釋出發〉,此文初稿曾發表於「朱子學與東亞
文明研討會」(臺北市:2000 年11月 16日 -18日)。
2 參看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
備處, 1997 年),第5章,頁 191-252 。
242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山田方谷(名球,字琳卿,號方谷,1805-1877)是十九世
紀日本的陽明學者,受學於佐藤一齋( 1772-1859 ),著有《方
谷遺稿》三卷, 3 著述雖然不多,但是,他對《孟子》「知言養
氣」章卻別創新解,以「氣一元論」闡釋孟子知言養氣之學,
在孟子學詮釋史上,誠屬別開生面,在東亞儒學史上也饒富意
義。
本文主旨在於介紹山田方谷對孟子知言養氣說的解釋(第
二節),並擬在孟子學詮釋史(第三節)與日本儒學史(第四節)
的思想史脈絡中,為山田方谷的孟子學解釋加以定位。
二、山田方谷的孟子學解釋:以孟子「知言養氣」說
為中心
山田方谷(2:1 )從「氣一元論」之立論,解釋孟子的「知
言養氣」說,(2:2 )他認為「氣」兼具宇宙論與倫理學之特質,
(2:3 )這種「氣」論不僅見於孔門,而且可上溯《易經》,亦見
於《中庸》,至孟子而粲然大備,而為古今中外四方萬國所共具。
(2:4 )這種以「氣一元論」為基礎的孟子學解釋,於孟子之說
頗有歧出。本節闡述以上這四項論點。
(2:1 )「氣一元論」解釋下的孟子學:山田方谷在明治六
年( 1873 年,癸酉)冬,在閑谷黌為門生講《孟子》「知言養氣」
章,「專奉餘姚王子之旨,而不遵朱註,恐聽者多疑也,作之圖
3 山田準編:《山田方谷全集》(東京:明德出版社,2000 年),共三冊。關於
山田方谷的傳記,參看矢吹邦彥:《炎の陽明學──山田方谷傳──》(東
京:明德出版社, 1996 年)。
山田方谷對孟子養氣說的解釋 243
4
解,以明其旨」,撰成《孟子養氣章或問圖解》,將《孟子‧公
孫丑上‧2 》之思想內涵,製成圖解十四幅,並撰成「或問」七
條,闡釋圖解之精華。
山田方谷解釋孟子「知言養氣」說的基本立場是「氣一元
論」。所謂「氣一元論」是指:山田方谷認為「氣」乃是宇宙一
切存在所共同具有的最根本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質。這種意義下
的「氣」,是宇宙萬物得以生存運行最重要之物,自有天地即有
「養氣之道」,孟子只是將這種未經明言的「養氣之道」賦以名
稱而已。山田方谷說:5
天地萬物一大氣耳,而氣者活物也。萬物有心,自能知
覺。有心,自能運動。知覺運動,頃刻不息,所以養其
氣也。一日弗養,何以能生活焉?不唯人為然,飛走動
植,莫不皆然,故養氣之道,與天地俱在,萬物同有焉,
豈特孟子而後發哉?孟子所發,特刱其名,以戒養之害
道者耳。
上文所謂「天地萬物一大氣耳」,正是山田方谷釋孟的基本立
場。他以下圖說明孟子養氣說的內涵:6
4 山田球:《孟子養氣章或向圖解》(大阪:惟明堂大阪支店據東京弘道書院藏
版刊印, 1902 年,以下引用此書簡稱《圖解》),頁6 ,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