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镀 锌 工 艺 规 程
镀锌工艺规程
总则
1.1 本规程根据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2694-2003)有关热浸镀锌防腐的规定及本厂生产工艺装备的具体条件制订。
1.2 本规程适用于主要采用角钢并以螺栓连结的塔架结构以及类似的钢构件的热浸镀锌生产。
2. 热浸镀锌工艺流程图
3.酸池、锌锅等容积参数(内边)
酸洗池共6个(长×宽×深)12m×2.2m×1.8m 2个;
9.1m×1.8m×1.4m 4个;
清洗池1个(长×宽×深)9.2m×1.5m×1.3m;
助剂池1个(长×宽×深)9.5m×1.1m×1.6m;
煤转气加热镀锌锅1个(长×宽×深)10.0m×1.2m×1.6m;
钝化池1个(长×宽×深)9.6m×1.3m×1.4m;
冷却池1个(长×宽×深)9.4m×1.3m×1.4m;
4. 前处理
检查清除黑件表面是否有锈蚀、油渍、油漆和焊药皮等情况,清除后再摆料酸洗,酸洗除锈,使其露出铁质本色,然后再串料清洗沾氯化氨助溶剂。
5. 热浸镀锌
助溶剂烘干后,吊入锌锅浸锌,锌温应根据室温控制在440°C—480°C范围内,浸镀时间应根据镀件大小控制在1.5—3.0分钟。
6.后处理
镀件起锅后应抖动去掉余锌,冷却钝化去毛刺,检查是否缺锌,若缺锌则应返镀,然后出车间送至白件料场。
镀锌作业指导书
1. 前处理
1.1黑件检查
需进行表面热浸镀锌的铁塔或其它钢件应对黑件(即半成品)外观进行检查,凡不符合镀锌条件的不得进入车间。
1.1.1外观尺寸大于工艺槽和锌锅容积的。
1.1.2钢材表面锈蚀和有油渍、油漆情况的。
1.1.3无排气、泄锌孔的管形及筒形构件,无适合镀锌悬吊点的构件。1.1.4焊缝上的焊药皮未清楚干净的。
发现有上列情况中之一的构件,需经过技术处理或采取相应措施,确认能保证镀锌质量和操作安全时方可进入镀锌车间。
1.2 摆料
1.2.1 在进行酸洗除锈前,按构件外型、材质、规格、尺寸等情况分别排料上夹具或装筐,要求构件相互不得以面接触,应有间隙,排放整齐,合理利用酸洗槽的有效空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1.2.2摆料时应注意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尽量按塔型分开进行 摆料酸洗。
1.2.3对于增补件、急件的摆料注意摆在料夹具的最上层或单独上夹具,并加以标识区别。
1.3 酸洗除锈
1.3.1除锈液的配制和技术要求
(1)配制用盐酸,应符合GB320-93标准。
(2)除锈液为浓盐酸加入清水稀释成15-20%工作浓度。
(3)浓盐酸应按定量先放水入槽,后注入盐酸,混合均匀。
1.2.2 除锈时间和质量要求
(1)酸洗除锈视构件的锈蚀程度、酸洗液浓度和室温确定浸洗时间,一般控制在60-150分钟。在浸洗过程中,应将构件提出液面1-2次,检查除锈状况,防止酸洗过度。
(2)酸洗质量要求
A、钢表面没有残余锈迹和油迹及其附着污染物。
B、钢材表面及钻孔内侧无过酸洗麻坑现象。
C、电焊药皮清除干净。
D、材表面呈灰白色。
1.3.3 酸液温度控制——除锈酸液工作温度为常温。
1.3.4 酸洗液废液的排放——当铁盐达到200g/L时,应更换配制新的酸洗除锈液。
1.3.5 经过酸洗后的构件必须逐件检查:发现与3.2.2(2)酸洗质量要求不符的,应分别进行处理。锈迹油渍未除净,应重新进行酸洗,如局部未清除干净,量少的可用钢丝刷、铲刀、凿钻或砂轮清除干净。
1.3.6 漂洗
(1)酸洗除锈合格的构件,进入清水槽漂洗,冲掉构件表面的残余酸洗液和附于表面的杂物。
(2)经清水清洗后的构件从清水槽吊起后,在槽上空停留片刻,使构件带出的水流淌干净后,再进行串夹具。
(3)清水槽应保持微流水,构件漂洗应上下提升串动数次,保证全面清洗。
1.4 串料
1.4.1 根据零件的外形分别把同一规格零件固定在镀锌夹具上,夹具的定位视零件长度决定,2米以上的夹具数量不少于2个。
1.4.2 构件在夹具上要固定、稳定,在浸镀过程中不得滑落掉出夹具,镀锌完毕易于取下夹具。
1.4.3 被镀件排放角度要能使多余锌液流淌通畅,无积堵。
1.5 助溶剂处理:
采用氯化氨配制助溶剂。
1.5.1氯化氨溶液的配制:
A.在助溶剂槽中先放入规定数量的水,在按规定数量放入氯化氨,使其充分溶解(溶解后即为氯化氨溶液),浓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
B.当助溶剂的浓度达不到要求时,应按规定加入氯化氨。
C.重新配制时,应先清洗槽底的沉渣。
氯化氨溶液配制材料比例
浓度 18% 20% 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