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汽化膜技术在工业溶媒回收循环使用中的应用教材教学课件.ppt

渗透汽化膜技术在工业溶媒回收循环使用中的应用教材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渗透汽化膜技术 在工业溶媒回收循环使用中的应用 2011年09月15日 一、引言 二、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应用现状 三、可在制药工业中直接应用的渗透汽化膜技术 四、处在研究阶段的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 报告提纲 一、引言 一、引言 1917年, 渗透汽化概念出现,Kober首次提出,描述水通过火棉胶的情形。(P.A.Kober, J. Amer. Chem. Soc., 39:944, 1917) 1960年,渗透汽化专利出现,Binning (R.C. Binning, US Patent, 2923749, 1960) 1965年,渗透汽化膜分离机理, Lonsdals (H.K. Lonsdals, V. Merten et. Al., J. Appl. Polym. Sci., 9:1341, 1965)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4年德国GFT公司首次建成了400吨/年无水乙醇渗透汽化膜工业装置。 渗透汽化膜分离原理示意图 膜 液相 渗透相 (汽相) 料液 出料 冷凝器 真空系统 冷凝物 Feed liquid Dissolution Diffusion Permeate vapor δ Evaporation 一、引言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突出优点: * 典型的节能技术(低能耗,一般比恒沸精馏节能1/2 ~3/4) * 典型的清洁生产技术(过程不引入其它组成,产品和环境不会受到污染) * 典型的便于放大、耦合和集成技术 它特别适用于普通精馏难于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的分离,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对废水中少量有机物的回收,对有机物/有机物分离和与反应耦合、将反应生成物不断脱除等具有明显的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一、引言 Comparison of energy costs (in kWh) for the dehydration of 100 kg of isopropanol (starting from the azeotrope: isopropanol 88 wt.%) by different separation processesa Utilities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Adsorption Pervaporation Evaporation energy ?17 ?3.3 ?3.9 Condensation energy ?17 ?– ?– Cooling water ?– ?3.3 ?3.9 Pumps, etc. ?2 ?22 4 4 Total cost 36 29 12 U. Sander, P. Soukup,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pervaporation plant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J. Membr. Sci. 36 (1988) 463, (contribution of the company LURGI). Cost comparison for the dehydration of ethanol (94 wt.%) by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and pervaporation. Costs estimated in Deutsch Mark per tonne of produced anhydrous ethanol (99.8 wt.%) Utilities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entrainer = cyclohexane) Pervaporation Low pressure steam 50–75 6.25 Cooling water 7.5 2 Electric power 2.25 5.70 Entrainer 2.4–4.5 – Membranes – 8–16 Total cost 62–89 22–30 J. Bergdorf, Case study of solvent dehydration in hybrid processes with and without pervaporation, in: R. Bakish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poration Processe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11–15 March 1991, Bakish Materials Corporation, Heidelber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