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3
第六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3) 授课人:董 啸 一、碳族元素 1、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五种元素。 2、原子结构特点: 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在元素周期表中,碳族元素位于活泼金属(I A)族向活泼非金属(ⅦA族)过渡的中间位置,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得到电子,又不容易失去电子;碳族元素的成键特征是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金刚石)硬度最大;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在所有非金属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C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原子。 3、物理性质: 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其单质晶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单质铅的颜色为蓝白色,其熔点比锡高。 4、化学性质及递变规律: 主要化合价+2,+4价,氢化物化学式通式为RH4,氧化物的常见形式RO、RO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RO3(或H4RO4);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RH4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H2RO3的酸性逐渐减弱,除Pb外+4价稳定,Pb+2价稳定。 锡、铅不同价态化合物稳定性的应用: 锡的+4价化合物稳定,而铅的+2价化合物稳定,可以推出下列结论: ①单质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物价态不同: Sn+2C12= SnCl4 Pb+C12=PbCl2 ② +4价铅的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PbO2+4HCl(浓)=PbCl2+Cl2+2H2O ③+2价锡的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 SnCl2+2FeCl3=SnCl4+2FeCl2 二、碳和碳的化合物 1、单质碳的性质 (1)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C60、C70,另外炭黑、木炭、焦炭、活性炭等无定形碳也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如活性炭有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C+O2=CO2 2C+O2(不足)=2CO2 ②还原性: C+2CuO=2Cu+CO2 C+H2O=CO+H2(水煤气) (3)用途: 金刚石用于切割、钻头、制装饰品等;石墨用于制造电极、铅笔芯、坩埚、润滑剂等。 2、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2CO+O2=2CO2(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 ②还原性: Fe2O3+3CO=2Fe+3CO2(炼铁) CuO+CO = Cu+CO2(除CO) CO+H2O=CO2+H2(工业上用于制H2) (3)毒性: CO有剧毒,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死亡。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煤和石油的朱充分燃烧及钢铁的冶炼等。 3.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微溶于水,能引起“温室效应”,固体CO2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 CO2+C=2CO CO2+2Mg =2MgO+C ②酸性氧化物 CO2+H2O===H2CO3 ≒ H++HCO3-(弱电离) CO2+Ca(OH)2==CaCO3+H2O CO2+CaCO3+H2O==Ca(HCO3)2 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比较: CH3COOHH2CO3HClOH2SiO3HAlO2 ⅰ、过量的CO2通入到碳酸盐或某些弱酸盐中,生成碳酸的酸式盐,如: CO2+Na2CO3+H2O=2NaHCO3 CO2+H2O+CaCO3=Ca(HCO3)2 CO2+NaClO+H2O=HClO+NaHCO3 CO2+H2O+Na2CO3=2NaHCO3 HCO3-与H+、OH-都能发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 HCO3-+ H+==CO2 +H2O HCO3-+ OH- = CO32-+H2O ⅱ、CO2通入硅酸钠溶液或偏铝酸钠溶液中,可生成沉淀,是生成碳酸的正盐还是碳酸的酸式盐,应根据通入的CO2的量而定。 2CO2(足量)+Na2SiO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