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儿童画”开题报告郦理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2005年9月)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认为:美术是内在于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儿童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绘画,儿童不断把自己的人格和情绪表达出来。它不同于成人画,有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和形式,是儿童在探索和信手涂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来的。这些画反映了儿童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与心理状态相关的信息,并体现了人际交往的风格。随着现代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家长、老师对儿童成长越来越多的关心,尤其是儿童在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这些能够很好地从儿童画中表现出来。因此,开展解读儿童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国外对儿童画中所表现的情感特点和心理特点受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关注。 在国外,绘画早在18世纪就得出了绘画在心理诊断中的治疗作用。在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绘画心理治疗方面,绘画成为一种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的工具。如,塔迪厄的《精神病人的法医学研究》,布林兹霍恩(Hans Prinzhorn)的《精神病人的艺术之性质》,以及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都认为艺术作品分析是理解人类内部心理世界的一条途径。美国最早的艺术治疗专家之一凯西·玛考尔蒂(Cathy A. Malchiodi)在《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一书中对利用绘画活动进行儿童心理治疗给予了清晰而详尽的阐述。指出:绘画是与儿童进行交流的另一种途径,绘画有助于儿童很快地将心理问题表达出来。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理解儿童绘画的框架,并帮助心理医生思考与儿童进行交流以及解读儿童画的方法。加登纳在《艺术涂抹》一书中指出:幼儿的绘画活动中,以其自己的方式探索其意识中占重要地位的主题和性向;从形式角度上看,这种绘画能体现儿童空间安排方面的知识的增长。然而在整个这段涂抹时期。幼儿的绘画活动都并非围绕再现而进行的。他们所画的东西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阿恩海姆(R.Arnheim)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推断出:“儿童笔下的简化图形并非是儿童缺乏绘画技能,而是其感知能力尚未分化的反映。”并指出,当儿童致力于创造与所观察的物体结构上等同的形象时,他倾向于忽略所画的物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种忽略就是在儿童画中常见的因局部解决问题而导致的忽略画面整体关系的表现方式。英国当代艺术教育家里德(H.Read)认为:“各种类型的儿童,甚至有写实表现技能的天才儿童,不是用他们的画来表现知觉形象,也不是用它来表现被锁锢的感情,而是用它作为一个‘探子’,自发地伸向外在的世界,起初是试探的,但能成为个人适应社会的主要因子。”①儿童绘画研究专家Jacqueline Goodnow,经过三十年的观察和实验,从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绘画入手,分别从绘画的模式、儿童绘画的顺序、简单形状的描画、发展习惯性的对应以及从旧的对应之物到新的对应之物这几方面分别分析、研究了儿童绘画的各方面特点。可以说,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充满魅力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对儿童进行教育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国内对儿童画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心理学、精神病学的发展,对儿童健康意识的加强,从儿童画出发研究儿童心理的课题正在兴起。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总结了国外关于儿童美术的几种理论,阐述了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理论,以及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杨景芝教授在《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中,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指出儿童绘画能力依赖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发展。并且提出了一些儿童美术教育观与教学方法。然而,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并不多。这也和国内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中普遍采用的范画式教育,因而,当大多数儿童进入幼儿园以后的那段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被抹杀,幼儿很难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涂抹出具有研究意义的绘画作品。以致无法采集到真正意义上的能够表达儿童思想与情感的作品。在国能的一些幼教杂志、论坛中也很难找到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如,《婴儿世界》王振宇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画儿童画反映的是孩子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反映让自己感到重要的小东西,反映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情绪爱好。只有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画。我们不能离开孩子的总体行为孤立地观看和理解他们的绘画。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Jacqueline Goodnow。《涂鸦》,辽海出版社,2000年。 5、[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 6、朱家雄、林琳、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