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秦二世津津有味的吃着葡萄。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一、勇于探索拓新路 二、交流文明通商路 三、权归中央营丝路 一、勇于探索拓新路 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和更远的地方 一、张骞通西域西域的地理概念 材料一:匈奴骑兵西进,……征服乌孙及楼兰许多小国。控制商道,掠夺财富,“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秦末汉初,中原长期动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威胁中原。 论从史出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西域各国的情况怎样? 2、根据材料二回答:汉与匈奴的关系怎样? 情景一:一张招贤令 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思考: 1、该“招贤令”所招募的使者须完成什么任务? 2、假如你生活在这 个朝代,你会去吗? 为什么?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汉武帝 张骞 情景二:一幅壁画图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26年 公元前138年 材料:骞身(亲身)所至者(到过),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听说)其旁大国五六(情况),具为天子言(一一禀告)其地形所有(地形和物产)。 -----《张骞传》 论从史出 根据材料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有什么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背景 时间 任务 成果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张骞出使西域 积极备战,打击匈奴 西汉北击匈奴大获全胜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了解西域 论从史出 材料:(汉朝)“驰命走驿(使节),不绝于时月(络绎不绝);(西域)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每天出入边境) --------《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材料说明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什么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背景 时间 任务 成果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张骞出使西域 积极备战,打击匈奴 西汉北击匈奴大获全胜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张骞凿空(开通)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二、交流文明通商路 丝绸之路 想一想: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中国的丝绸是这条贸易交通线的代表性商品,并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及欧洲,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中外学者沿用至今。 西域 西亚、中亚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西亚、中亚 欧洲 欧洲 丝绸之路---路线篇 丝绸 苜蓿 锄头 良种马 葡萄 漆器 石榴 小麦 水稻 汉与西域交流频繁后,下面哪些事物是由长安传到西域的?哪些是由西域传到中原的? 核桃 丝绸之路---交流篇 促进了双方的繁荣与发展 你还能想出一些以“胡”字命名,而且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东西吗? 下列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名字吗? 胡豆今名______ 胡麻今名______ 胡桃今名______ 芝麻 蚕豆 核桃 蔬菜:胡萝卜、胡蒜、胡瓜(黄瓜)、 胡葱,胡椒 食物:胡食(抓饭)胡饼(烧饼), 乐器:胡茄,胡琴,胡笛、胡箜篌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意义篇 思考:丝绸之路在古代的地位如何?它的开通还有什么历史意义? 重走丝绸路---感悟篇 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因为它 。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段和斯里兰卡。再转运到欧洲。 在谢承《后汉书》中记载“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说明了什么?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使用及管辖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国家。 丝绸之路--海洋篇 三、权归中央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4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优质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复习(共18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共29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共69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31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16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美课件(共21张).pptx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精美课件(共55张).pptx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共23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4张).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內迁》课件(共20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