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高中历史高级课件b25-8课2011111.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高中历史高级课件b25-8课2011111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它既是生产技术领域内的革新,又是一场社会关系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骡 机 1779年 水力 克隆普顿 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水力织布机 1785年 卡特莱特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 8.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9世纪重大的自然科学成果一览 1、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2、伦琴射线(X射线) 3、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 4、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5、细胞学说 6、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7、能量守恒定律 (1)诞生新兴工业,推动传统工业进步 (2)促成工业生产结构变化,重化工取代轻纺工。规模大,生产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3)对生产关系——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原因、目的、形成、影响 (4)促进生产力巨增——“电气时代” (5)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条件、表现 (6)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瓜分狂潮、侵略方式改变(以资本输出为主) 3.单元复习:读单元引言, 概述: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发展历程。 世界是怎样从分散、孤立状态走向会合、连成一体的?大体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在世界连成一体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1)雏形出现——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之交) (2)迅速拓展——西欧殖民扩张(16—18中) (3)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中-19中后期) (4)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课下巩固提高: 命题1:人类社会的进步本质上是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的过程。 命题2:“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过程”。 (1)试以此分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 (2)面对今天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们该如何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上加以应对。 材料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材料4: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巩固对世界统治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 前提和条件 进程 影响——三方面 1.P33本课要旨和本课测评 2. 简述英国首先发生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资本——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 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市场——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扩张(国外)——必要性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棉纺织业-其他行业-机器动力-交通运输 扩展——英国—到法、美等国 对资本主义国家 对世界市场 对人类社会 工业革命的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由英国发明的 2.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 4.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5.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那么,工业革命后,英国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给中国带来那些影响呢? 想一想? 所谓“建设性的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所谓“破坏性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破坏性 建设性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 政治上——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 经济上——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1.英国工业革命是一次 A生产技术上的大变革 B社会关系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