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学]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

林业有害生物 监测预报基础 四、监测分类 普查 分为专项普查和基本普查 抽查 抽样调查:随机、典型、机械 定点监测 对敏感地点、场所的长期监测 四、测报方法 (一). 发生期测报    常将某一虫态或某一龄期的发生期,按种群内所有个体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进度分为:     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未期、终止期 1. 生物学方法 ? 形态构造预示法 利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的变化与病虫发育期的关系,预测下一状态的发生期 如 松毛虫卵:       新产时   淡绿色      次日以后   紫红、淡红      接近孵化   深褐色 ? 发育进度预测法    根据林间调查,或室内饲养观察,测定某一形态的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未期、终止期,并绘制分布曲线,再根据后期某形态的发育历期,推测其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未期、终止期。 ? 期距预测法     前、后期变化生长发育的天数称为“期距”。根据前一状态的发生期加上期距预测后一状态的发生期    (如P20表) ? 有效积温预测法 有效积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日平均气温之和。 特定害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是常数 在适温范围内,随湿度升高,发育进度加快         1      V=         N    有效积温公式:         K=N(T-C)        2. 物理学方法    利用昆虫对光、电磁波、射线等的特殊反应,可进行森林昆虫的测报。 如应用黑光灯诱蛾观测森林害虫的    种类、数量、雌雄性比、遗腹卵数、发生期、发生范围、世代数、消长趋势、演变规律、防治效果等。    遥感监测:航空航天遥感、防火探头、软X光机透视、雷达等 3. 化学方法 ? 信息素诱测  a. 性信息素   鳞翅目蛾类  b. 聚集信息素  小蠹、蝗虫  c. 跟踪信息素  蚁类    ? 趋化性诱测 利用害虫对某些化学气味的嗜好进行诱测 4. 物候学方法    某些害虫经过长期适应,可能与寄主某一生长阶段或其它自然现象一同出现,依此预测其发生期。   如 竹发芽、放叶是竹蝗卵孵化出土、跳蝻阶段;     桃花盛开,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出蛰;     油菜盛花,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化蛹;     泡桐落叶、初霜时,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入蛰。 5. 一元回归方程预测      Y = a + bX (二) 发生量测报 1. 有效虫口基数法    根据前一世代的有效虫口基数推测后一世代的发生量。 公式:             f     P=P0 [e     (1-M)]            m+f 2. 生物气候图测报法   以当地月(旬)总降雨量或相对湿度为坐标纵轴,月(旬)平均温度为坐标横轴,标点各月(旬)降雨量或相对湿度、温度,用实线相连,绘成多边不规则的封闭曲线图。 3. 经验指数测报    在分析影响害虫发生主导因子的基础上,根据历年的资料统计分析作发生量预测。    如温雨系数 P/T 或  P/(T-C) 4. 昆虫形态指标测报    昆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会从其内、外部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来。如虫态、脂肪体含量与结构、生殖器官变异、雌雄比等变化,依此估计未来的发生量。 (三) 危害程度测报 1. 危害程度分级 2. 危害程度计算          被害叶量(株数)    被害率 =          × 100%           总叶量(株数)       Σ(某级被害率× 该级发生面积) 危害度 =                 × 100%            总发生面积        虫口基数× (1-死亡率)× 取食量(头) 估测危害度=                     × 100%               总叶量 (四) 发生区测报 发生地点、范围、面积   根据病虫的生物学特性来估测未来扩散或迁移的范围和面积。 另外考虑的因素: I. 本地繁殖能力强的害虫,一旦环境适宜,就可能暴发成灾; II. 虫口密度大,危害的范围大; III. 注意周期性、规律性变化。 第三章 监测调查方法 线路踏查结合标准地调查 ? 线路踏查:调查发生范围、发生面积。 ? 标准地调查:查清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危害程度、虫态、虫龄等 一、线路踏查 根据过去病虫害的发生、分布情况设计出合适的踏查路线。 二、 标准地调查 ? 临时标准地: 在固定样地不能满足调查精度时,根据不同的发生程度、危害程度设临时标准地调查。 一 个样地调查20~30株样树 样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