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2011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模式。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痼疾和难题 (一)五个经济发展阶段: (二)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模式 第一,普遍建立和发展宏观经济调节机制。 第二,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 第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第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第五,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制度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这两种机制相结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经济模式。 经济模式是国情和国际环境的产物,此外社会思潮,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等对一国经济模式的形成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作用被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市场功能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比较注重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 德国模式,或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政府保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以社会因素保障市场的运行。它的特点是将市场竞争和社会平衡结合起来,在保证个性自由、讲求效率的同时,争取社会公平和平等。它强调个人自由与社会义务相结合,在鼓励竞争的同时,注重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向工人提供较普遍的社会保障;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起共同决策制度等。 政府不但调节市场,同时直接引导企业,并把重点放在对企业的引导上。在这种模式中,政治权力是最大的资源,拥有权力的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经济利益。它具有以下特点:企业内部形成了独特的“命运共同体”,对企业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制”;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扶植企业,所以又称日本模式为“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积极从其他西方国家引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同时积极促进出口,扩大对外投资,但其国内市场则严加保护等。总的来看,日本模式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法国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重视中长期指导性计划对国民经济调节的经济模式。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实质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状况的变化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实质 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它首先指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结构形式以及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其次它还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主要原则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基本制度 为贯彻这些原则,西方民主政治一般都实行以下几种基本制度: (1)议会制度;立法权(核心) (2)选举制度;选举权(基石) (3)政党制度;组建政党权(轴心) (4)行政制度;行政权(重要组成部分) (5)司法制度;司法权(法律依据和保障) 主要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 (一)总统制:美国 (二)君主立宪制:英国 (三)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国 (四)议会内阁制:德国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状况的变化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阶级、政党、利益集团、社会舆论和公民等影响和制约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几种主要社会力量,它们的自身地位、状况、相互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 二是政治体制方面的调整与改革。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状况的变化 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最突出的是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 2.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 3.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相互交融的趋势,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 4.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 5.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 6.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行政权力膨胀。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1.民主的危机与讽刺 (二)种族歧视、种族矛盾与极端民族主义 (三)精神和信仰危机、社会犯罪现象严重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第一阶段: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 1、杜鲁门时期(1945-1953) 确立“遏制战略” (1)抛出“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2)以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控制西欧的工具,将西欧推向抗苏第一线。 (3)积极向亚非拉地区渗透扩张。 2、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 提出“解放战略” (1)大规模报复战略 (2)战争边缘政策 (3)“多米诺骨牌”理论 (4)东南亚条约组织 (5)艾森豪威尔主义 3、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理学]网络营销第一章.ppt
- [管理学]肯德基人力资源管理分析.doc
- [管理学]讲义:跨国公司税务管理.ppt
- [管理学]误差数据修约.ppt
- [管理学]谈判与礼仪.ppt
- [管理学]财务管理学1.ppt
- [管理学]财务管理能力沙盘课程资料-韩枫.ppt
- [管理学]财经法规的第四章.ppt
- [管理学]质量管理SPC概念.ppt
- [管理学]郝戊教授营销讲座2.ppt
- [经济学]33抽样与抽样分布.ppt
- [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7.ppt
- [经济学]ch10 IS-LM 模型.ppt
- [经济学]ch8财产清查.ppt
- [经济学]Chapter 6 Terms of Commodityrevised.ppt
- [经济学]Excel 与财务管理_第一章.ppt
- [经济学]E第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8-10.ppt
- [经济学]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chapter2财务会计理论—财务报告环境.ppt
- [经济学]Lecture 05financial sector in transition.pdf
- [经济学]macro-ch10-presentation_2010_.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