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老子与孔子PPT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第 1、2 课 第 3 课 第 4、5 课 单元解读 西方学者将我们中国的某位学者与耶稣、释迦牟尼齐称为“世界三圣”?那这位学者会是谁呢?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 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年。孔子故里曲阜隆重举行了纪念活动。 来自海内外3000多名祭孔代表参加了盛大的仪式。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1日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孔子文化展”,每天参观人数多达4000人,法国文化部长说到“孔子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西方社会兴起了一阵孔子文化热。 思考: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讲析: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像 我读《论语》之 仁 仁 爱人 忠恕 仁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为政以德 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爱惜民力,以德教化。 我读《论语》之 仁 仁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读《论语》之 仁 仁 礼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1995年10月21日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我读《论语》之 礼 克已复礼 正名 思考 仁 礼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克已复礼 正名 仁与礼的关系? “仁” “仁者爱人”道德、修养 内在自觉 自律 “礼” “克己复礼”规范、准则 外在约束 他律 我读《论语》之 鬼神观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态度: 对鬼神敬而远之 注重先尽人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教育范围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我读《论语》之 教育 孔子思想 1.思想核心:“仁”和“礼” 2.政治观:“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仁”——“仁者爱人” “礼”——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孔子像 3.天命观: 4.教育观: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敬鬼神而远之” 讨论探究: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孔子周游列国 “颠簸流离,游说列国, 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游文化圣地孔庙孔府孔林——传承儒家思想 孔庙:孔子的住宅被改成孔庙 孔府: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 孔林: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汉代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 清世祖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孔子封号 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人权与公民宣言》,就引入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导。 1993年,世界宗教哲学大会在芝加哥通过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大会又将这句话尊为全人类都应照奉的普世原则。 欧洲启蒙思想家 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 “孔子出国” 2004年6月22日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 2005年2月18日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