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docVIP

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以不同抗病品种的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POD、PAL及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番茄幼苗用毒素处理后。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即POD活性在处理后0~24h逐渐升高,之后下降,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0~36h升高,而后活性下降:随毒素浓度增加,POD、PAL、PPO活性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种酶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番茄褐斑病菌;毒素;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S436.41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09}02-0338-02      番茄褐斑病近几年在河南、广西、浙江等地病情发展迅速,危害日益严重,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急需解决。陆宁海、徐瑞富等在进行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时发现,番茄褐斑病菌产生的毒素在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各类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可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是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这些酶活性的变化与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密切关系。目前,番茄对褐斑病菌及其毒素的抗性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用番茄褐斑病菌毒素处理不同抗病品种番茄的幼苗,研究其叶片POD、PAL、PPO活性变化的特点,以探明番茄抗褐斑病菌毒素的生理机制,寻求简便实用的生理、生化指标,为抗病性鉴定和遗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和番茄品种   番茄褐斑病菌由河南科技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番茄抗病品种为皖粉3号,感病品种为夏丰。      1.2 病菌粗毒素液的制备   将番茄褐斑病菌在PSA平板上扩大培养后,用挑针或刮刀取5mm×5mm的菌丝块,接种于盛有150mL PSC培养液的250mL三角烧瓶中,每瓶5块,在25下振荡培养15d。培养液用5层纱布过滤后,在60水浴锅中加热10min,6000rrmin-1离心20min,取上清液于121灭菌15min,即为病菌粗毒素液。      1.3 番茄幼苗处理   采用幼苗浸渍法,即取4~5叶期的幼苗,洗净根部。放人盛有300mL粗毒素液的烧杯中,置于室温下。在粗毒素液处理0~5d定期取样测定生理生化指标,重复3次,同时设蒸馏水为对照。      1.4 酶液的提取和酶活测定   参照李靖的方法,制备POD、PPO和PAL酶测定液。   POD活性测定:在小试管中依次加入0.2molL-1、pH值5.0的醋酸缓冲液1.95mL, 0.1%邻甲氧基苯酚1mL,酶液0.02mL,0.08%的过氧化氢溶液1mL,对照将过氧化氢改为1mL无离子水。从加入过氧化氢的那一刻开始计时,60s时在470nm波长下测吸光值。   PAL活性测定:在小试管中依次加入0.15mmolL-1、pH值8.8的硼酸缓冲液2mL,56.25μmolL-1_苯丙氨酸0.95mL,酶液0.05mL。对照将酶液改为0.05mL蒸馏水。30下反应30min,在290nm波长下测吸光值。   PPO活性测定:在小试管中依次加入0.02molL-1的邻苯二酚溶液1.5mL,酶液0.01mL,另取一试管,加前两种溶液,不加酶液,加无离子水0.01mL作为对照,在30下反应2min,398nm波长下测吸光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知,番茄幼苗经病菌毒素原液处理后,番茄子叶片中的P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处理1d时活性达到高峰。其中抗病品种皖粉3号POD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夏丰,3d后才降到最低,此后略有上升,感病品种夏丰POD活性2d后降到最低。      2.2 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番茄幼苗经病菌毒素原液处理后,番茄子叶片中PAL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处理2d时活性达到高峰。抗病品种皖粉3号PAL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夏丰,PAL活性在4d后均降到最低。      2.3 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PPO活性的影响   由图3可知,番茄幼苗经病菌毒素原液处理后,番茄子叶片中PPO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种皖粉3号PPO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夏丰,在处理2d时达到活性高峰,感病品种夏丰在处理3d时活性达到高峰,PPO活性在4d后均降到最低。      3 小结与讨论      一般认为,过氧化物酶(POD)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与细胞壁的加固有关。有报道指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