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306使用说明书
C306型合成甲醇催化剂 使用说明书 南化集团研究院 二○○六年一月 C306型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使用说明书 1 前言 C306型低温合成甲醇催化剂是我院经多年研制开发的产品,它适用于低压甲醇反应装置。该产品技术指标先进,具有催化活性温度低、热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的特点。 2 催化剂组成和物理性质 1.1 催化剂组成 催化剂主要是由铜、锌、铝等一些氧化物所组成,此外尚含有少量石墨和水。 1.2 催化剂主要物理性质 外观:具有黑色光泽的圆柱体; 外形尺寸:Ф5×(4~5)㎜(4~1.6 kg/L ; 径向抗压碎强度:≥185 N/cm [Ф5×(4~5)㎜(6~)㎜ m2/g~100 m2/g ; 还原体积收缩率:≤8.0% 。 3 用途 该催化剂用于低压管壳式列管及其它类型的装置(冷激式合成塔、冷管型合成塔等)催化甲醇合成反应。也可用于中、高压甲醇合成或联醇生产。 甲醇合成的两个基本反应为: CO + 2H2 = CH3OH + 90.7 KJ CO2 + 3H2 = CH3OH + H20 + 49.5 KJ 4 催化剂质量检验 C306型合成甲醇催化剂产品按Q/SH1170 144-2005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检测。 实验室催化剂活性检验条件如下: 条件名称 控制指标 催化剂装量: 4 ml 样品粒度: 0.425 mm~1.180 mm 压力: 5.0 MPa 温度: 230 ℃ 空速: 1×104h-1 原料气体组成: C0 13%~15% C02 3%~5% H2 55%~65% 其余为惰性气 在上述条件下测定样品的活性,甲醇时空产率 ≥ 1.2 g/mL·h 。 然后把样品经400℃,恒温5小时处理后,再回到上述条件测定样品耐热后的活性,甲醇时空产率 ≥ 0.9 g/mL·h 。 催化剂径向抗压碎力≥185N/cm[φ5*(4~5)mm]或者≥250N/cm[φ9*(6~7)mm], 低于90N/cm 颗粒百分率≤7.5% 。 5 催化剂使用特性 5.1 催化剂使用前须先还原活化才具有甲醇合成的活性。合适的还原是获得 高活性催化剂的关键。 还原好的催化剂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燃烧。因此,在使用或停车检修时 严防空气漏入。卸炉时须先经钝化。 5.3 硫、氯、铁或镍的羰基物、不饱和烃和油类等都能使催化剂中毒,导致催化剂丧失活性,缩短寿命,降低选择性。要求合成新鲜气中总硫含量 0.1mg/Nm3,氯应净化到比硫更低的含量,油类等杂质也应尽量脱除。 6 催化剂装填 6.1 仔细检查合成塔内每一根列管,确认管中的废旧催化剂已经卸光。吹净粉尘、污物。 6.2 根据合成塔结构和催化剂的尺寸,选择尺寸合适的氧化铝惰性球,填均、填实。 6.3 为防止催化剂在运输过程中有所磨损,装炉前应对催化剂适当过筛。 6.4 将过筛后的催化剂及时装入合成塔内,装塔时需填均、填实,防止“架 桥”。 6.5 催化剂填满后,用金属不锈钢网覆盖,网上再覆盖一层氧化铝惰性球。 6.6 装填完毕后,用洁净空气进行吹扫,吹净粉尘。 6.7 整个填装过程应防止催化剂吸潮或被有毒气体污染。 8.8 整个合成系统试漏、置换合格后,便可进行催化剂的升温还原。 7 催化剂的升温还原 7.1 还原原理 C306型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主要是氧化铜被还原。氧化铜的还原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0 + H2 = Cu + H2O + 86.7 KJ/mol Cu + CO = Cu + CO2 + 128.1 KJ/mol 7.2 升温还原操作 7.2.1催化剂在升温还原前应用氮气对系统进行置换,使系统O20.2%。 7.2.2 氮气置换合格后,启动循环机,系统进行氮气循环,充氮气至所需的压力,便可升温。 7.2.3 开启蒸汽喷射器,按预定的升温程序进行升温,脱除催化剂的物理水,并定时计量出水量。 7.2.4 温度升至还原温度,便可按预定升温还原程序加氢还原,并定时计量 出水量。采取连续加氢,加氢量由小逐渐加大,由调节加氢量来控制出水量,从而达到控制还原的进程。要求温升平稳,出水均匀,直至还原趋向完成。 7.2.5 升温还原程序及操作工艺参数见下表: 阶段 时间(h) 塔热点温度 (℃) 升温速率 (℃/h) 进塔气H2浓度 (%) 阶段 累计 升温 Ⅰ 2 2 初温→60 20~25 0 Ⅱ 12 14 60 →120 5 0 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