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8226;戒》的“身份认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色#8226;戒》的“身份认同”   [摘 要] ??“身份”就是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自身是其所是的意识。李安电影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双重的性格,具有双重的价值观念,彼此势均力敌,拼尽了力气争夺与拉扯,终至失去平衡,倒向一边。电影《色#8226;戒》中的王佳芝,“其实是个戏迷,在平常生活里好像没有什么分量的,可是一演戏,反而找到真实的自己。”――又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王佳芝的身份认同过程与生活的戏剧化。   [关键词] 身份;戏里戏外;现实与非现实      《饮食男女》里,二姐对大姐说:“那你对我的心又了解多少?”《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争吵时也说:“What do you know about my heart?”――其实,巴别塔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语言是徒劳的,鸡同鸭讲,人与人之间的彻底理解成为一种幻想。但这还并不是最悲哀的事,我们岂止不了解别人的心,我们连自己的心也往往是没有机会认识和了解的,要不,《色#8226;戒》里的王佳芝怎么会在最后关头推翻了所有关于自身的“身份”界定?   “身份”就是一个个体所有的关于他自身是其所是的意识。李安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双重的性格,具有双重的价值观念,彼此势均力敌,拼尽了力气争夺与拉扯,终至失去平衡,倒向一边。这种争夺与拉扯的过程,从人物自身而言,就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近百年来,何去何从的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个纠结与迷惑。”在《喜宴》中,“男主角是同性恋,在美国寻获挚友,找到自我认同,想自由地做自己,但他的文化和父母马上就来把他往回拉……”在《冰风暴》中,也是两股力量在拔河,“一个是凝聚、保守的力量,另一个就是解脱的力量”。而在《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白天是玉府端庄文静的千金小姐,晚上则是飞檐走壁的女侠或女盗,两种身份一直并行不悖了很多年,终于还是选择了“永远的逍遥与解脱”。《色#8226;戒》里的王佳芝则游离于冰冷的现实和华丽却危险的戏剧情境之间,其他的革命战友一再地将她拉回到现实空间,但她最终背叛了现实,停驻在戏剧空间,在“爱国女革命者”和“为情所累的小女人”之间,选择了后者,成为百分百“麦太太”,完成了“自我认同”(self-identity)。    “认识你自己!”著名的德尔斐神谕已经提出了“自我”这东西,其实,“自我”从来不能只是一个什么,而是许多个什么。在尼采的“永恒回归”中,有无数个“我”来实现无限多种人生可能。生命似乎是由许多视窗组成的,现实的生活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视窗而已。这个视窗由很多现实因素相互制约,最终建构而成,成为人的“身份”,提醒着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也成为人行动的凭依。设想一下,一个人如果除去他的衣服、他的财富、他的职位、他的关系……这个人的“自我”还在哪里?不仅别人无法“界定”这个人,甚至他自己都没法界定自我。在东西的小说《不要问我》中,即创设了这样一种极端情境――主人公卫国是一个大学副教授,酒后冲动逞强冒犯了一个女学生,为了免于尊严上的折磨,他决定南下至另一个城市谋职。未料想皮箱在火车上遗失,全部家当和一堆证件也随之无法追回。于是,他成了一个无法证明自己是谁的人。麻烦接踵而来,从此,卫国总是处在别人的救济、同情、怀疑和嘲笑之中。最后,居然做酒保喝酒喝死了。――没有了“身份”,人似乎成为一种非法的存在,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必然带来焦虑、荒诞或悲怆。   但是,如果人被局限在这一“身份”之中,无疑又是另外一个悲剧。因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都过于狭窄,所具有的可能性总是极其有限,因此往往终其一生,只展示出了自己的一个侧面,人性深处的某些层面则永远处于沉睡的状态,即使偶尔醒来,也往往戴着面具。在王佳芝坐上三轮车临死的那一瞬,她的眼前又闪现出多年前的一幕,她正穿梭于道具林间,身后不远处有人喊她名字,她转身抬头,几个同学坐在二楼,让她上去……是的,正是从那个时刻起,王佳芝开始了她的角色扮演,命运真是难以预测,她就这样被推搡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这个扮演却使她具有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有更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机会,当她扮演“麦太太”的时候,发现这个角色才更像她“自己”,她越来越深地“认识”了“自己”。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行动,后来才说明自身,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本质”与“意义”。王佳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革命女学生”,还是风情万种的“麦太太”,并不由自己或他人的界定生效,还得看她做了些什么,做了多少,实现多少。事实上,只有在做着“麦太太”时,她才切实感觉到活着的乐趣与怅惘,有冷热,有爱恨,有情仇。倘若她弃这些真情实感于不顾,在最后关头按照“组织”的安排,诱杀了易先生,的确可以成就一位革命女学生,但这个角色却悲哀地沦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棋子”,因为这个选择并非出自她的个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