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写作艺术中蕴涵的哲学观 [摘要]英国当代存在主义作家约翰?福尔斯的文学经典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现代小说写作艺术成功探索的范例。本文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由两个方面诠释其多姿多彩的写作艺术。 [关键词]荒谬感;自由;选择;反传统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当代作家约翰?福尔斯于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作品。小说出版后引发了读者及评论界的极大兴趣。这不仅因为,20世纪的作者用令人惊叹的笔力模仿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文体,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百年前的爱情故事。还因为作家在小说中采用了多变的、反传统的写作技巧。 创作技巧一直是评论界对这部小说探讨的中心。多年来,评论家们一直从纯文学的角度对其写作技巧进行评判。而本文则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哲学的角度来诠释作者的写作艺术。 一、“荒谬感”:自由人的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开始步入一个高度物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征服了自然,人却渐渐变成了科学技术的奴隶与工具。变成了失去精神归宿的“荒原人”。存在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它以研究“存在”为目的,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解答人们的种种生存困惑。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两位存在主义哲学家为海德格尔和萨特。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荒诞的,世界与人生并非有什么先验的意义。人必须行动,做出选择,赋予这个荒谬的世界及自己的人生以一定的意义。在他的哲学中,“荒谬感”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词语。“荒谬感”被认为是人清醒的标志,是人对世界真正认识的标志。人只有在诚实和清醒的时刻,才会认识到他的生活没有绝对的意义,从而重新思考衡量世界的尺度并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和做出选择。走出迈向自由的第一步。让我们看一下存在主义作家约翰?福尔斯如何把这个关键词语融汇到他的小说里。 20世纪的存在主义文学家中,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是较为著名的一位。他在作品中宣扬人在一个荒诞、丑恶而冷酷的世界中为获取存在和自由而陷入的焦虑、彷徨和痛苦。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是他的作品的最经常的主题。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他讲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妇女在荒谬冷漠的社会中追寻爱情和自由存在的过程。使女主人公区别于同时代人的标志显然是她的“荒谬感”:小说中的她一直与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准则背道而驰、与所处的社会格格不入,被当作“道德败坏的女人”“精神不正常的人”。但她却是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始终痛苦地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可以说,是“荒谬感”赋予了她追寻自由的勇气。 如果说作品主题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是显而易见的话,更值得探讨的则是小说的写作技巧中所折射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因为一部完美的文学作品通常是主题与技巧交相辉映的。在小说中,福尔斯采用了许多反传统的写作手法。比方说,作者一边对英国19世纪小说进行滑稽模仿,一边又插入对当代事物的描写并不时亲身介入其中对两个时代进行品头论足。笔者认为,他的种种对传统的突破更是为了辉映主题中存在的哲学思想。作者试图用一种刻意制造的“荒谬”气氛来提醒读者:他已经摒弃了传统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角色,从而把追寻自由的权利完全交给了读者。请看下面的例子。 故事发生在1867年。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维多利亚盛世”。第一章从描写莱姆湾开始,三个主人公先后出场。叙述者操着无所不知的、亲切的口吻讲述、评论着当时的地理、历史及政治。其知识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但他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身份,比方说,在这句话中,他听起来像个维多利亚人,用着当时的词汇惟妙惟肖地讲述当时的故事,在下句话中就变成了现代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两个时代加以比较。这种双重身份和有趣的对比贯穿了整篇小说,使得叙述者的位置同小说中的人物一样重要。 男主人公查尔斯是一个崇尚科学的贵族青年,喜欢搜集古化石。蒂娜是他的未婚妻,一个富商的女儿。两人一起到乡下的姑母处度假。在海边他们遇到了正在眺望大海深处的莎拉(女主人公),出于对莎拉的关心,查尔斯劝她退到一个安全的位置。正当他思考着这次偶遇时,叙述者开始评论查尔斯的人生态度及当时流行的人生观,同时把1867年流行的人生哲学同1967年的作以比较。 小说的第12章惟妙惟肖地描写了查尔斯与莎拉的偶遇及莎拉在波尔蒂尼夫人家里所受的不公平对待,结尾却笔锋一转,抛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莎拉是谁?她是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的?” 在小说的第55章,在前往伦敦的火车上,叙述人“我”干脆直接出场,注视着正在打瞌睡的查尔斯,与那位挤进车厢“蓄着先知型胡子”、“流露出全能天主所应有表情”的传统小说家的化身会面,并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他盯着查尔斯问到:“现在我该把你怎么办呢?”作者接着承认,继续写下去对他来说有些困难,因为他无法也无权安排一个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