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院体画札记(四).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宋院体画札记(四)   听琴图轴       画一道士装束者坐于长松之下抚琴,左右二人着官服坐于下首凝神恭听。通常认为道装弹琴者是宋徽宗,其面貌方脸微须,与南薰殿历代帝王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的宋徽宗像完全一致;右侧低头谛听的朱衣人是蔡京。图中只用一棵大松树和竹石少许表示庭院环境,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飘荡。这棵大树同时又加强了主人公的份量,构图凝练集中而又平衡。画面道具不多,但每一个细节(如太湖石、石座上的兽皮等)都在提示贵族气派。其线描法不同于吴道子和李公麟,倒接近于南唐画院周文矩一路,只是不作战笔,纤细清疏,大概是北宋画院基本的人物画法。       此画是院人所画宋徽宗行乐图(行乐图指自然场景中的肖像),右上题瘦金书“听琴图”三字,左下书“天下一人”花押,上钤朱文“御书”方印,应是宋徽宗题他人之作,后世以为徽宗自画。画上方有蔡京题七绝一首,赞美音乐的意境。如是皇帝亲笔,臣子题诗不应在顶部位置,此为御题画又一证明。赵书稍肥,蔡书老劲,俱是晚期风格,应在宣和年间。从此图可以看出宣和画院盛期人物画的特点,精细工整,无以复加,但不显繁琐细碎,与其时院体花鸟画是统一的。据徐邦达先生记述,此图在《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是直幅推篷装(中间折为数折),两端还有黄绢隔水,后有白宋(高丽)?纸(拖尾纸),前隔水上边有赵佶瘦金书“听琴图”三字标题,并记传闻此图曾赏出在某王府,光绪年间又进入内廷,已被重裱,改装成立轴,隔水、标题和宋纸拖尾一并去掉,可惜之至。如今此图品相仍完好如新,实际上已是历尽沧桑之物了。      文会图轴       此图为双拼绢本(画幅宽度超过当时织机宽度,系用两幅绢拼合而成),设色画临池竹树掩映,中设大案,围坐饮酒者九人,树下立而交谈者二人,侍者九人。画法工细华丽。右上方宋徽宗行书“题文会图。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入彀” 意为网罗人才,典出唐太宗科举取士,喜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左中侧边花押“天下一人”,上钤“御书”一印。从诗末句看,应是赵佶题他人之作。归于赵氏自画,实属误定。此图在清初顾复《平生壮观》中归入周文矩名下,其画风与周文矩不同,实为典型的宣和院画,但从中可知清代也有人并不认为此图是赵佶所作。左上方还有蔡京和诗:“臣京谨依韵和进。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指出,按诗意此图应为《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但画中只有十一人,或另有画七人的一幅为对。此图题材可归于政治宣教一类,宣示皇帝重视人才、重视文化的思想,是北宋画院人物画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例证。    画中衣冠服饰、家具器用的细节都符合北宋时代特征,可资研究其他人物画参考。曾见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所藏《宫宴图》(又名《乞巧图》)亦画黑漆案上陈碗甚多(非宴会,乃乞巧之水碗),与《文会图》场景有近似处。《乞巧图》唐风犹存,是北宋前期(10世纪晚期-11世纪早期)摹本或改画本,取全景俯瞰角度,建筑庭院重重尽现,仍有敦煌唐代壁画的空间感。相比之下,《文会图》取庭院一角,仅以高树二株表示场景,已开南宋《折槛图》中类似空间处理法的先河。按照人与树的真实比例,树画得很高,几乎占满了全画(类似的例子还有《听琴图》),这种构图方法在人物画中是很自然的,到南宋就被山水画家学去,偶尔也用几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塞满画面。这种画法确实省工省料又出效果,到元以后就很流行了。      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       此图系临唐代“绮罗人物”作品,前黄绫隔水左上边有金章宗完颜?Z(1168―1208)仿瘦金体墨书“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标题一行,是为此图底本作者归属和题目定名之来由。据徐邦达分析,宋徽宗时所摹古画,赵佶都会在前黄绢隔水上墨题“摹某人某某图”字样,《虢国夫人游春图》(还有《捣练图》)上原先当然也有同样的标题,入金后在明昌内府改装时连绢隔水一起撤去,由金章宗仿瘦金书重书标题,遂在“摹”字前加上了“天水”二字,这是旧传此图为赵佶所作的根据。此图实非赵佶亲笔,现在已无疑义。金内府所收藏书画基本上是灭北宋时从宋都汴京掳去的,此图应不例外。南宋有一种传闻(周密《癸辛杂识》所载),说金章宗的外祖母是宋徽宗的一位公主,所以金章宗追慕宋徽宗的文采风流,不但致力于鉴藏,连书法都学习之。但此说与《金史》章宗本纪所载不符,不知何者为是。后来此图不知为何又流出金内府,归南宋权臣史弥远、贾似道(1213―1275)收藏,有史弥远“绍勋”印、贾似道“长”字曲脚印,卷前画心与隔水骑缝又有“台州市房务抵当库印”,可能是从贾似道台州老家抄没时盖的官印,所以此图应该又曾进入南宋内府。总之此卷的这一段流传经过还有些疑惑未清之处。    但更可疑的是此图的题目。历来对此图底本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