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三彩与素三彩的比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金三彩与素三彩的比较   引言      辽代陶瓷指辽代(916~1125年)所辖广大疆域内古窑所烧制的陶瓷产品,主要窑口有内蒙古赤峰缸瓦窑、林东辽上京南山窑、辽上京临潢府故城内窑、林东白音戈勒窑、辽宁辽阳江官屯窑、山西界庄窑、北京龙泉务窑等。辽代陶瓷在烧造工艺技术上学习中原,但在造型、装饰艺术以及使用中,因生活方式明显有别于中原,故表现出契月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辽代瓷器以白瓷为主,亦见黑釉、褐(酱)釉、青釉、茶叶末釉、绿釉瓷等。辽代低温釉陶有白釉、黄釉、绿釉、三彩釉。      对一件“辽(金)三彩”器的质疑      这件著名的“辽三彩刻花莲瓣口盘”为故宫博物院1954年购藏,并被作为“辽(金)三彩”收入众多陶瓷书刊,如:《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故宫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中国陶瓷全集》《宋辽陶瓷鉴定》等书中及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等报刊上。因是故宫藏品,窑口及年代均经著名专家审定,至今无人提出疑议。笔者经认真研究,确认这件刻花莲瓣口盘不是辽(金)三彩,而是明代素三彩瓷器。   这件“辽三彩刻花莲瓣口盘”高2.2厘米、口径18.2厘米、足径10.7厘米。盘为折沿,九瓣菱花口,浅底坦平,圈足。内底纹饰荷塘立鹤为尖利器细划。日本亦见同类器,如日本所藏定名“华南三彩”的刻划花菱花口盘,盘高2.1厘米、口径17.6厘米、足径9.9厘米。造型、纹饰一致,尺寸也相仿。所谓华南三彩,在日本指的就是以前尚未找到烧造窑口时,估计是中国广东等华南地区生产的三彩器,这种素三彩器以往也被称为“交趾器”,这是因为不少该类器物是从越南(即交趾)输入日本的。日本学者槠崎彰一指出:华南三彩可能是福建漳州平和县田坑窑及其附近的窑口烧造的,因为田坑窑中有出土物使用了与华南三彩相同的施釉技法。日本所藏另一件折沿花鸟纹盘的施釉技法与装饰风格均与此同类。   另外在《宋辽陶瓷鉴定》等书中还见部分图片,从造型、纹饰题材、釉色等观察,与辽代绿釉陶完全不同,应为明代南方窑场产品,疑是漳州窑产品,具体窑口可能是平和县田坑窑。可以肯定不是辽代产品。      辽三彩的窑口分布及工艺特征      据目前资料所知,辽三彩窑口仅发现内蒙古赤峰缸瓦窑、林东辽上京南山窑和北京龙泉务窑3处。近年见有文章指出“辽三彩的窑址主要有四处”,将辽阳江(gang)官屯窑列入辽三彩窑址。关于辽阳江官屯窑是否烧造三彩器,最早系统研究辽代陶瓷的李文信先生20世纪50年代虽然曾提到:江官屯窑起干辽代,金代很兴盛,产品以仿定窑白瓷和仿磁州窑黑花白瓷为多,黑釉多大器,三彩琉璃器极少。但以后再不见关于该窑三彩器的文章,辽代陶瓷学者冯永谦在《辽窑陶瓷种类表》中也仅例举3处,而表内“江官屯窑”种类也只有白瓷、黑釉瓷及酱釉瓷。而部分文章将辽阳江官屯窑列入“辽三彩窑址”的全部依据正是李文信先生的一句“三彩琉璃器极少”。所以本文暂不将江官屯窑列入辽三彩窑。   我们首先简单了解一下各窑址辽三彩器的主要工艺特征。   缸瓦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60公里的瓦窑屯,窑场规模较大,遗物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除生产瓷器外,窑场中有专烧釉陶的窑炉,烧制单色白釉、黄釉、绿釉陶,而三彩釉亦由以上三色组成。胎质粗软,火候稍高,胎体呈色为淡粉和黄白。先施白陶衣后施釉,釉色光艳鲜明。入窑烧制时用三爪形支足入匣,故器中都有3个小圆钉痕。三彩器多印花盘、印花砚、小佛塔等。   南山窑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故城西南约1.5公里,此窑规模不大,烧造时间不长,遗物分布面积也不大,是一处专烧釉陶的窑场。除生产单色釉陶外,三彩釉也是白、黄、绿三色并施。胎质细软,硬度稍小,胎体淡红色。施釉前先挂白色陶衣,釉色欠鲜艳,釉层易落。器物多盘碟类小件器。此窑特点是在部分白色釉或黄色釉面上加绿彩。窑具中不见匣钵等障火器物,仅发现爪状垫烧具,形如鸟足,故器皿中心每有3个痕疤,器底圈足上也往往有支垫痕迹。      龙泉务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北面,制瓷种类较多,但三彩釉制品不是很多。在出土大量瓷片的同时,伴随有三彩菩萨像、彩绘佛像、三彩俑等出土。从大量的残片及三叉支烧工具可以看出,当时曾大量烧造陶瓷制品,色彩以绿、黄两色为主,其中黄色中泛赭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除佛像及与佛教有关的莲花座外,实用器物中的方盘、灯、炉、盒、枕也较常见,还见建筑构件产品。所有产品均采用叠烧法,圆器内底都有3或4个支痕。花纹装饰有刻花、印花,多为莲瓣纹。   辽三彩的成型方法有轮制与模制等数种,原料处理都不太精细,胎中颗粒稍粗,胎骨普遍疏松,烧成温度较低。装饰方法以印花为主,就明确出土品而言,绝大部分为印花三彩器或塑贴三彩,与唐三彩系统有关。辽墓中迄今从未出土过划花三彩盘碟,偶尔见过白釉绿彩的划花器和一部分黄或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