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潘天寿作品赏析.docVIP

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潘天寿作品赏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潘天寿作品赏析   潘天寿(1897~1971年),浙江省宁海人,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曾署名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幼年时喜临摹,19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27岁至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中国画系,讲授中国画及绘画史课程。其作品得益于吴昌硕,深受吴氏赏识与器重。1928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任教并在杭州定居,一直从事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工作。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协副主席等职。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画作有《潘天寿画集》等。         潘天寿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以意笔花鸟和山水画为主,兼擅指墨画,具有独特强烈的艺术个性。黑龙江省博物馆珍藏潘天寿作品多件,涵盖了多种艺术风格,笔者撷取几件有代表性的精品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潘天寿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师法自然的基础上,自辟蹊径。他曾说:“学画时,须懂得了古人理法,亦须懂得了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自然理法,亦须舍得了古人理法,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他作画取材丰富,曾说:“荒山乱石间,几枝野草,数朵闲花,即是吾辈无上粉本。”又说:“看荒村水际之老梅,矮屋疏篱之寒菊,其情致之清超绝俗,恐非宫廷中画人所能领略。”其绘画素材大都取自他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现实当中客观存在的对象,一枝闲花、一棵小草都能在他的笔下显现生机,正所谓“草木也关情”。他的作品构图新颖独特,墨色浓烈淋漓,笔法气雄力坚,布局既丰富饱满,又简练概括,是以小写大的典范。   《元旦清供图》纵90厘米,横44厘米,作于1956年。这一年,他倾注多年心血的专著《顾恺之》出版,又恰逢元旦,心情无比释然和畅快,随即画了一幅“恭贺年禧”的条幅。画面上,跳跃的烛火,盛开的水仙花,红绿相间的鞭炮,表现了欢庆元旦的喜悦心情。构图简练紧凑,画面生动活泼。   《秋晨图》纵56厘米,横43厘米,作于20世纪60年代。以泼墨写荷叶,用浓墨画出芦草,墨色华滋,布局简练,用水极明净。水中浮萍大小相间,疏密有致,一枝盛开的红色荷花在右上角横空出世,增加了画面的感染力。莲花入画,向来有所寄托。蓬性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文人墨客常常以莲自喻。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夫。此图笔墨生动,看似漫不经心,实富奇思妙想,是苦心经营之结果。   《柏园图》纵65厘米,横46.5厘米,作于1948年。画幅上端是题诗,下端画柏树和小屋。以浓淡不同的墨色勾出枝干的纹理,用浓墨圈点出老干的节疤,树干恣意盘曲,柏叶浓郁苍劲,表现出柏树久经岁月风霜的姿态,笔意自然奔放。画中树叶、小屋及篱笆皆作横势,向两边伸展,气韵生动。屋内两人相对而坐,似在高谈阔论;院中有一方桌和坐墩,一人双手背后正在低头沉思。全画用色精准,以赭石和墨色重现了柏园的寂静幽雅。本画描写作者重回久别的柏园时的感受,并题诗以状此时此地的情景,达到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意蕴。   《秋酣图》纵60厘米,横43厘米,作于1963年。以简练的笔墨挥写出菊叶,用浓墨勾出叶的筋脉。在枝叶的顶部绽放两朵朱红色的大菊花,藤黄的花蕊越发衬托出菊花的美丽。另有两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努力地生长着,赭色的篱笆也挡不住菊花的盛开。构图饱满,浓淡相生,用粗犷而奔放的笔触,轻松地勾画出秋天的情调。   潘天寿的山水画远承五代的董、巨,宋代的马、夏,元代的吴仲圭,明代的沈石田,以及清代的石溪、八大、石涛诸家,又深 受吴昌硕的影响。他深谙古人画法之常理,取石涛、八大用笔墨 之法,化烂漫简古为雄杰排?S,善用赭石调子,着墨厚重,形成了自己沉雄苍古、清新的自然的风貌。   《重山近水图轴》纵131厘米,横44厘米,作于1928年。画面山水由近至远,山谷渐次升高,谷间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注入山脚的溪中。山岫间林木丛生,屋舍座座,一条小路曲径通幽,向山中深处延伸,小溪依山势盘绕而过。图中远景,云雾弥漫,危崖峭峰耸立。全图以线条勾勒为主,用淡赭色衬底,皴擦结合,以中锋笔法写松树,浓淡相间的苔点显现苍茫秀润的效果。全图渲染不多,用笔活而不乱,层次井然,传达出空间深远幽静之感。线条的反复运用和变换,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丰富的笔墨情趣。   《春酣图》纵54厘米,横35厘米,作于1958年。画面表现西湖岸边浓郁的春色,以近景柳树为主体,树下的丛草以浓墨点染,春雨过后的西湖被雨雾笼罩,远处的宝塔伫立在山岭之上。此图景物虽小,却反映出画家善于捕捉奇异灵秀景物的超凡眼光,诗情画意尽显其中。这是他绘画境界不同于常人的可贵之处。正像潘先生所说:“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