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所刊有关货币金融史料述要.docVIP

《历史档案》所刊有关货币金融史料述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档案》所刊有关货币金融史料述要   《历史档案》杂志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馆刊,创刊于1981年,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在当时,它是全国唯一的一份既公布历史档案史料,又刊发学术论文的学术刊物。25年来,《历史档案》出版已逾百期,它作为档案馆展示馆藏档案的窗口,为史学研究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民族等各方面数百个专题史料,计1200余万字,其中有关货币金融的史料有23个专题,时间从康熙八年(1669)至1941年。这些原始档案翔实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货币史中诸多方面的情况,其价值是其它文献所不可比拟的。   这22组史料中,清代的15个专题,基本是从本馆所藏“清宫大内档案”中选辑;民国时期的8个专题,均为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提供。兹将这些史料依时间顺序,提纲挈领缕述于次,以备研究者了解和翻检时有所参稽。      一、清代的货币金融史料      1.康熙八至十二年有关鼓铸的御史奏章(载1984年1期)   此组史料选自馆藏内阁全宗,主要是六科给事中、五城御史对当时制钱鼓铸中存在各种问题的议论,对铜钱是否开铸、鼓铸之方、疏通之法、严禁毁铜制器,以及对私铸铜钱律例处罚轻重悬殊等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从中可了解康熙初年币制中的情形。      2.康雍乾户部银库历年存银数(载1984年4期)   户部银库是清朝的国库,银库每年存银的多寡,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相关联的。此件史料选自馆藏军机处上谕档,是乾隆四十年军机大臣遵旨查明康熙、雍正至乾隆三十九年户部银库存银情况的奏折及所附历年存银数目清单,它对研究“康乾盛世”时的金融状况有重要价值。      3.乾隆时期苏豫等省库贮银色问题史料(载1991年3期)   清代,白银是主要货币之一,政府的收入、支出、储备绝大部分使用白银。由于我国白银流通历代相沿,都由民间自由熔铸银锭,不像铜钱铸造由国家统一管理,各地银锭形制、成色、平砝多有差异,造成了许多复杂问题。而白银流通中的混乱情况,既使官吏役胥有机可趁,也给清政府的财政制度带来一些困难。此组史料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反映了乾隆年问因白银成色不一给清政府财政收支储备造成的问题。      4.命和坤金简督理京省钱法敕谕(载1997年3期)   清代铸币,从匠役的选用、原料的配制、钱币的形制、文字的规制及铸量的多少等,均有严格的管理与规定。但由于吏役在铸造过程中偷工减料,乾隆年间京城宝泉局、宝源局新铸的制钱也出现了分量减重、缺边短角、字划不一的现象。乾隆帝于四十一年(1776)四月初三日特颁敕谕,命兼管户部钱法侍郎的军机大臣和砷及兼管户部钱法侍郎的内务府大臣金简严格督理京省钱法,约束司属官吏匠役等严遵法纪,不致作弊生奸,所铸制钱不容粗疏薄恶,以期永久流通。此通敕谕现存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博物馆,从中可见乾隆年间制钱铸造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嘉庆十九年蔡之定议行纸钞奏折(载1995年第3期)   嘉庆时期,由于国库空虚,财政危机日益严重,为了渡过难关,当时的士大夫提出了发行纸币的问题,翰林院侍讲学士蔡之定在“为述古裕今,敬陈管见”的奏折中,详细地论述了发行纸币的得失,其见解周详精细。但此建议未被清廷采纳,反而受到了“交部议处”的处分,其奏折也留中不发。此奏折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全宗。      6.有关咸丰朝宝德局的几件档案(载1998年4期)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势力波及八、九省,是时清政府因赋税收入锐减,加之滇铜因交通线的阻断无法运京,户、工两部铸币原料奇缺,国库空虚。清政府为应付巨额军费及八旗官兵之饷需,断然采取发行票钞及令各省筹款开局铸行大钱等措施。咸丰四年五月十八日,清廷谕:“著各省督抚、将军、都统、府尹等,查照户部原奏,督饬所属,酌量地方情形,迅速设立官钱局,并设法筹款开炉加铸,俾钱法与钞法相辅而行。”随后,全国铸局大为增加,除嘉道以来原有钱局外,以前停铸的宝河、宝济、宝蓟、叶尔羌等局亦重新开设,并增设了热河宝德局和新疆库车等局。宝德局从咸丰四年八月开炉,至五年八月因无铸本,加之所铸之钱难于行使而停炉,历时仅一年之久。因其存在时间甚短,有关其情形史书中记载不详,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清代卷)第241页“各省开铸及停铸大钱简明情况表”中虽略有记载,但所引录之奏折具体内容均付厥如。此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全宗,其中对宝德局的开设、铜斤及经费之筹措、夫匠的雇觅、钱背清文的钦定、各类铜铁钱的开铸、停铸等情形均有确切反映,对研究清代地方铸币史具参考价值。      7.同治初年清理乾天九官号史料(载1997年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