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冗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之冗余   [摘要]目前,在国内访谈类电视节日中,可以听到冗余的“有”频繁出现在汉语句武的主谓之间,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就冗余“有”的由来进行五种假设:欧化的结果、音韵节奏的考虑、时尚的追逐、“语法化”的结果、“有没有”的回答,并推断其存在的所谓理据,目的是避免在类似栏目中使用此类的“有”,尽量维护汉语言筒意赅的特点。   [关键词]冗余;有,访谈节日;假设;言简意赅      一、前言      近两年,媒体业发展迅猛。媒体人在电视上主持节目的种类繁多,标新立异。其中,访谈类节目(talk show,脱口秀)越来越受到推崇,收视率居高不下。比如“面对面”“搜城记”“真情”“心灵花园”等,俯拾皆是。然而,业内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尤其是个别地方电台:主持人对嘉宾抛出问题时,总喜爱带上一个“有”字。比如“你有问过他吗?”“他有伤害你了吗?”嘉宾的回答,“我有问过”“他有伤害”。此类提问与回答,比比皆是,甚至个别央视“名嘴”也偶尔会借用一番,而且在电视、网络媒体中有愈演愈烈之势。也许说者无心,但听者却很有意。尤其是语言工作者,觉得平白无故加个“有”,一来多余;二来别扭。难道汉语非得这么说?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冗余的“有”进行分析,找出原因,还汉语以简洁的本色。   冗余(redundancy)是信息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信息学的创始人香农(Shannon)于1948年提出,指信息传递过程中超出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据语言学家研究,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冗余。然而,“有”的溢出、泛滥更值得关注。电视媒体的受众面广,作为电视观众主力军的青少年必将受到此类语言的影响,受害匪浅。这个完全冗余的“有”在汉语主谓之间,对构建句子信息量实属多余。从汉语言简意赅的角度出发,“有”字实在没有存在的必要。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字却屡见不鲜。“有”字从何而来?使用率为何如此之高?带着这些疑问,对冗余“有”的由来进行假设,推断其存在的所谓理据,目的是避免在类似栏目中使用此类的“有”,尽量维护汉语言简意赅的特色。      二、几种假设      假设一:欧化的结果   汉语语言欧化现象日趋严重。欧化(Europeanization)即使用英文的句式结构,在汉语中遣词造句。汉语中“的不休”是欧化的典型代表,参见余光中、张宏,恕不赘述。关于冗余的“有”,不少语言学者、专家、老师认为是深受英文完成体句式的影响。试看两例:   1 I have been to Shaoxing twice,   2 Have you told her that you had married?   英文完成体通常表示动作的完成,“have been/done”是完成体的标记,是功能词。在译成汉语时,这一标记可根据原句的“been”或“done”的具体含义进行相应处理。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完成体的标记在英文正式语体中不可或缺,而汉语译文中则常将“过”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完成;有时甚至“过”都可以省略。另外,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文体、受众群体等,汉语译文可灵活多变。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应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维护汉语言简意赅的特点。这两句通常译为:1、我去过两次绍兴。2、你结过婚,这点你告诉她了吗?   汉语句子以简洁、短小、经济为主,汉学家做过统计,汉语句子长度以7到15个字为宜,即便受欧化影响,也不宜超过30个字。刘宓庆指出,“不顾目的语的语境,生搬硬套原语的旬式、词义和用语习惯(特别是汉语虚词和外语中的代词及形态结构词)”141245-247。“have”作为完成体的形态标记,除去表示完成某个动作以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然而,居然有人将它译为“有”。有人直言,这是港台艺人那“洋中文”污染了国语。我们不敢由此断言,但这些艺人欧化的句子却比比皆是,成为搞笑的素材,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      假设二:音韵节奏的考虑   汉语讲究委婉、礼貌,与人礼貌即对己礼貌。节目主持人提问嘉宾时,舒缓的语气、旬式音韵节奏的把控都是谙习礼貌原则之后常用的技巧。突兀、质问式的提问无疑会遭到嘉宾情绪方面的抵触。   试看一例。你们去了北京吗?参观故宫了吗?你觉得和她在一起幸福吗?   假设此例为主持人发问,看起来语言组织严密、紧凑,没有什么冗余信息。可听起来却不是那么舒服,有点咄咄逼人之势。汉语音义互动律基本出发点是,“不能只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或认知工具,而是把语言看做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考虑到访谈栏目的情感需要,媒体主持多为女性。女性语速舒缓、音韵节奏慢,疑问语气较多,口语体冗余信息较多,嘉宾情感认同感较强。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正因为栏目特点、情感沟通的需要,这时冗余的“有”就粉墨登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