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胥吏制度.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政治制度史】胥吏制度

胥吏制度 官府中的小人 《周礼》关于胥吏的记载 《周礼·天官·宰夫》中,拥有公、卿、大夫、士爵位的贵族官员之下,还存在着一个低级吏员阶层,称府、史、胥、徒。后人注疏认为: 府,掌官契以治藏。(管理仓库) 史,掌官书以赞治。(运用文书) 胥,掌官叙以治叙。(等级授权) 徒,掌官令以征令。(征召施令) 这些人都是胥吏,同为“庶人之在官者”,但他们的身份还是有实质性区别的。因为府和史是主管文书档案,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故官长以礼辟除,明不以役法征发之也。”胥和徒则不然,他们是“民给徭役者”,具有强迫性质。故“析言之,则府史尊于胥徒,亦得与不命之士同称士”。 春秋战国盛行养士之风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 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鸡鸣狗盗 秦昭襄王听说田文贤能,把他请到秦国,想让他就相位,后来听信谗言又想杀他。田文找秦昭襄王宠妾燕姬求情,宠妾索要他的白狐毛皮袍子,但这件袍子已送了给秦昭王,幸好田文有一位下等门客,深夜里潜入库房,学狗叫骗过守库门吏,把袍子偷了出来,献给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田文放了。但不久,秦昭王后悔了,派兵去追,田文一行来到秦国边境函谷关,关口规定要鸡鸣才放人,由于时辰未到不肯开关。幸好下等门客中有人学鸡鸣逼真,带动其他鸡一起叫了起来,田文及时地过了边关。 秦汉官吏初分 秦汉时期“吏”和“官”在称谓上开始有了初步的区分,胥吏由于职掌和级别的不同,分别被称为:(中央)掾吏、属吏、吏员、令史、斗食等;(州)治中、别驾、诸簿从事、主簿、假佐、书佐等;(郡)功曹、督邮、主簿、令史、卒史、书佐、丞史等;(县)功曹、主簿、令史、尉史、书佐、列曹掾吏等。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千石:月谷90斛 四百石:月谷50斛 二百石:月谷30斛    百石:掾史属等,月谷16斛     斗食:月谷11斛 佐史:月谷8斛 官与吏分工不同 《汉书》卷48《贾谊传》说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 《汉书》卷72《王吉传》说: 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独设刑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由,以意穿凿,各取一切,权谲自在,故一变之后不可复修也。 总之,由于汉代的文法吏不通经术,也不承担教化的责任,只是奉令行事,因而在儒生及通经术的官僚眼里,便成为俗吏了。 西汉小吏可升迁公卿 薛宣(曾为大司农斗食)、朱博皆起佐史,历位以登宰相。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赵禹,阨人也。以佐史补中都官,用廉为令史,事太尉周亚夫。亚夫为丞相,禹为丞相史,府中皆称其廉平。然亚夫弗任,曰:“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武帝时,禹以刀笔吏积劳,迁为御史。上以为能,至中大夫。 东汉小吏升迁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上也。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坐以抵罪。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 秦汉官吏初分 《论衡·谢短》云:文吏自谓知官事,晓簿书……说明知官事,晓簿书是文法吏的特长之所在。王充批评儒生和文吏: 夫儒生能说一经,自谓通大道,以骄文吏;文吏晓簿书,自谓文无害,以戏儒生。 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对书俑。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是胥吏阶层成熟和地位低下的逐渐定型时期,官与吏的区别也渐趋明确。魏晋时期盛行九品中正门阀制度,庶人则被完全排除在九品之外,促成了社会上的“士庶天隔”,政治上的“官分清浊”,官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