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故事汇编B03.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廉政故事汇编B03

古代廉政故事汇编B03监察御史的表率:郑士元1避免黑箱作业的韩愈2不请托关说、不受馈赠的王旦和公孙仪3清官典范:包拯4谏整饬吏治 杜绝红包的杜弼5坐怀不乱、不收红包的褚彦回5司马光的告客榜示6刘罗锅智告贪官7朱元璋惩办贪官的手段11誓与贪官污吏周旋到底的董宣17王杰智告贪官17柳宗元:廉洁自持 忠信是仗19监察御史的表率:郑士元郑士元是明太祖时的六品监察御史,为官刚正廉洁,一丝不茍,而明太祖就是最喜欢这样的御史。郑士元任期中,纠弹了不少贪官污吏,其中包括皇侄朱桓的重大集体贪污案件。由于朱桓的父亲对朱元璋曾有救命之恩,所以朱元璋想免去他的死罪,但郑士元据理力争,并说:朱桓已是累犯,如果这次仍不杀他,那干脆订一条皇亲国戚犯法,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朱元璋一听七窍生烟,爰治他违逆死罪,孰知郑士元非但不怕,并准备昂首就义,连刽子手都为之动容。后来太子朱标特别援引唐太宗纳魏征谏,与曹操宽待陈琳的典故,来为郑士元求情,朱元璋于是接受建议,并向郑士元说:治家守规,治国依法,都不得徇一时之意。你虽激言顶撞,但仔细思量,仍不失理,所以我已下令将朱桓处死,以儆效尤…。听说你家境清寒,却从不收贿赂;奸贼以死威胁,你却毫不畏惧,你为何能清贫不移志,威武不能屈?郑士元答称:为官者,一言一行,都代表朝廷。官贪,百姓则骂国邪;官清,百姓则赞国正。官不敢镇邪,民心则无国。故微臣不敢亵渎职守,惟恐有负朝廷重托。朱元璋一听大悦,说:凡为官者,须刚正廉洁。清贫,士之常也;惟俭养德,惟侈荡心。侈则多欲,多欲则贪。违法枉道者,迟早要招祸殃身…。朕以为,见金动心者,不可为吏;见善不扬者,不可为官。郑士元清廉正直,勇于谏言扬善,今调升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后来郑士元一直忙于公务,其妻罹患重病来函,才得以回家探视,但家里实在太穷,不但没钱给妻治病,甚至于妻死后,也无钱为之安葬,他的五个儿子竟央求卖身葬母。最后还是同僚亲友筹钱,才得以办好后事。出殡时,民众夹道送葬,那时正下大雨,民众竟没一人散去。避免黑箱作业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负责官员的考核升迁。那时吏部里有一位严格的令使,经常将吏部大门上锁,以防止候选的官员冒进。后来韩愈知道这个情形,便觉得他矫枉过正了,于是命他将门打开,并告诉他说:你老是把门关起来,不知道的人以为我们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又说:人之所以怕鬼,是因为看不到祂而怕祂;如果鬼也可以看得见,久而久之,那么人就不会怕祂了。 所以说,一个人一旦心中有鬼,关上门又有何用呢!别人还是不会相信你。值此信息、媒体开放的时代,政府部门尤应开诚布公,凡事公开化、透明化,如此才能避免弊端,并取信于民众。不请托关说、不受馈赠的王旦和公孙仪王旦是宋真宗时宰相,其女婿韩公将依例调往边远地方任职,其女儿爰央求王旦向吏部关说施压,王旦却说:如果我对此事加以请托,未来定将影响他的前途啊…!韩公知道后,便说:岳父对我真是厚爱…。后来韩公果然平步青云,官居中书省、枢密院要职。 春秋时,公孙仪为鲁国宰相,十分喜爱吃鱼。当时鲁国的官员争相送鱼给他,惟公孙仪始没有接受,并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收别人的鱼;如果一旦接受,将受制于人,久而久之,则必因违法乱纪而丧失官位,到时连自己买鱼来吃都有问题…。 上述二例都很浅显易懂,但是在面对诱惑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公正回避的要求。俗语说得好:蝼蚁之穴,足以溃堤。小利守不住,未来必得寸进尺,其结果也将难保不身限囹圄。清官典范:包拯包公乃宋朝进士,为官清廉并富有才华。在朝处事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他曾上谏当朝应行…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以及裁抑内侍,减节冗费等大事,并获皇帝采用。执诉讼时,除扬弃旧制不得径造庭下之规定外,并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一时狱治大清。曾有官宦兴筑亭台楼阁,擅自偃塞沟渠,致雨水四溢,百姓苦不堪言,包公即予以强制拆除,百姓无不称之。 包公一生耿介自持,安贫乐道,无所留于后代,仅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现今安徽合肥,立有包公祠,祠东有一井,号称廉泉。传说,只要贪官污吏饮其水,则必腹痛如绞,苦不堪言,至今为官鲜少有敢饮者。另外,相传在晋代广州城外二十里有一个叫石门的地方,也有一泉井曰贪泉,如有饮其水者,即使是清廉之士,也会变得贪婪。 包公死后,谥孝肃。取其肃字,想必是有端正政风之意吧!而包公的端正政风作为,包括提供周延的法制、节省公帑之议、公正廉明的司法判决,以及强制执行公权力等,皆可为明白之印证。谏整饬吏治 杜绝红包的杜弼杜弼是南北朝时东魏的行台郎中,有感于当时朝中文官武将,无一不贪,爰向权臣奸相高欢,谏应整斥吏治、杜绝红包。孰知高欢竟称:贪污索贿由来已久,我也知道拿红包是陋俗,但是如予严加整斥的话,则西边的宇文泰,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