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心理学 基础篇-健康心理
护理心理学基础篇 —— 健康心理 ——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心理健康中的有关概念 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影响因素 3.掌握心理应激的中介、反应和应对 4.熟悉各年龄段的心理健康 5.熟悉心理应激的输入和结果 6.了解心理健康判断的原则和方法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心理健康 一、概述 二、各年龄段的心理健康 第二节 心理应激 一、应激概述 二、应激输入 三、应激中介 四、应激反应 五、应激结果 六、应激应对 一、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特征 (三)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四)心理健康的表现 (五)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方法 (六)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个体健康之间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健康——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状态。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人能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 (二)心理健康的特征 (三)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四)心理健康的表现 (五)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方法 (六)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遗传因素:神经发育;身高容貌等 心理因素:情绪;人格特征 ;价值观念等 (六)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八戒” 一戒“忧之过度” 二戒“高兴过度” 三戒“悲伤过度” 四戒“猜疑过度” 五戒“愤怒过度” 六戒“消极过度” 七戒“焦躁过度” 八戒“操心过度” 总之,凡事应有节制,不可不及,不可过及,在心理健康上也如此,尽量学会自我约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各年龄段的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的心理健康 (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三)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四)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五)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六)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的心理健康 (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1.乳儿期的心理健康(0 ~ 1岁) (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2.婴儿期的心理健康(0 ~ 3岁) (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3.幼儿期的心理健康(3 ~ 6、7岁) (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4.童年期的心理健康(6、7 ~ 11、12岁) (三)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少年期(11、12~14、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心理发展的“第二反抗期”。 (四)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青年期(16岁到35岁)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诸方面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 (五)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中年期(35~60岁)是智力与创造力的最佳年龄时期,也是人格成熟和稳定的时期。 (六)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老年期(60岁以上)心身逐渐衰老,角色开始转变。 一、应激概述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过程。 医学中的应激 警戒期 阻抗期 衰竭期 心理学中的应激 心理学中的应激 心理学中的应激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 二、应激输入 三、应激中介 四、应激反应 (一)心理反应——认知反应 (一)心理反应——情绪反应 (一)心理反应——意志反应 (二)生理反应——神经系统 儿茶酚胺升高反应的意义 1. 促进糖原脂肪分解,增加供能。 2. 心血管功能?,BP ?,供血?。 3. 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供血。 4. 扩张支气管,增加供氧。 5. 促进其他激素分泌,参与代偿。 (二)生理反应——内分泌系统 轴构成: 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系统 肾上腺皮质腺 甲状腺 性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GC)升高的意义 促使血糖水平↑ 维持循环系统对CA反应性 抗炎、抗过敏、稳定溶酶体膜 (二)生理反应——免疫系统 (三)行为反应 五、应激结果 六、应对 应对(coping)又称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一)应对的概念 (二)应对的类型 (三)应对的方法 (一)应对的概念 应对是个体对应激源以及因应激源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在应激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究竟哪些应对方式更适用并没有固定的界限。 (二)应对的类型 1.从应对的指向性分类: 情绪集中性应对和问题集中性应对 2.从应对者的态度分类: 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3.从应对有无意识分类: 无意识应对和有意识应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讲课件 第一章 概述.pdf
- 锅炉安装施工通用工艺规程.pdf VIP
- 医院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pptx VIP
- DB4102_T 045-2024 开农85夏直播花生栽培技术规程.docx VIP
- TCAMET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第5部分:核心设备产品规范.pdf VIP
- 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法.docx VIP
- 2024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商用密码专题调查报告-密码科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pdf
- 某公司采购工作手册.doc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2)句子教学.pptx VIP
- 光伏项目经济指标工程概算造价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