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扶贫工作的N条思考.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当前扶贫工作的N条思考

关于当前扶贫工作的37条思考为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自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至建国六十九周年前夕,某省直单位先后组织机关70余名80后青年干部,深入扶贫一线驻村实践锻炼。期间,他们吃住在贫困村,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阴雨绵绵,都不能阻挡他们走访贫困户的步伐。通过实地体察民情,与乡镇干部、驻村书记、村两委班子以及贫困群众进行交流,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感悟良多。笔者以为,这些来自于脱贫实践一线的思考、感悟和体会,虽然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仍有一定的价值意义,若完全废弃在故纸堆中,实为可惜,遂略作整理,以近乎原汁原味的面貌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对当前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所借鉴。(一)关于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1、第三方评估的问题。调查问卷上面,5号字体密密麻麻,看起来很费劲。里面的内容,如“两学一做”、“一生中最后悔的决定”、“近一个月压力大的事”,让人“脑洞大开”。评估人员入户调查时,不熟悉农村工作,不分对象只一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检查档卡时,对计数方式、涂改等不分具体情况,一律判定为问题,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个别检查人员态度生硬、方式欠妥,伤害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感情。2、还说第三方评估。在目睹了入户评估的全过程后,感觉有点“匪夷所思”。第一,用的人员是毫无群众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和农民交流,正常的交谈都有问题。第二,问卷设计的题目非常“阳春白雪”,一点都不接地气,字体非常小,题量非常大。一个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也得用上个把小时才能做完全部题目,让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贫困户去完成这些题目,简直是不可能的。第三,工作人员急于完成评估,在简单问几个问题后,就代农户作答了,怎能保证评估的客观准确性?3、暗访检查的问题。“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接入户”的暗访方式,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不发通知,找不到人,或者效率非常低。第二,群众不知我们是干啥的,防范心理非常重,甚至发生过有农户被不明身份的人骗走财产的情况。第三,很快暴露目标,暗访变明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4、“埋在表格里”。扶贫工作的很多精力工夫,都用在填表开会、完善档卡上,平均3、5天就要迎接一次检查走访。每次检查走访,无论青红皂白,错一个字,有一处涂改,所有的表格都要重填,要让群众重新签名,“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填表”。有些人无奈地把汪峰的《春天里》改成了《表格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表格里,表格里。”5、表格统计不接地气。在翻看历经几个版本要求的各类档案表格后发现,驻村干部统计农民收入时,单是收入就分出“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等若干类,这些经济学专业名词,有时解释半天,农民也弄不明白填什么、怎么填。6、争当贫困户的问题。走访中,遇到这样一个事情。村里有一家非贫困户,找到驻村第一书记,要求把自己家定为贫困户,哪怕过一段时间再取消也行。问其原因,说是家里马上要给儿子娶媳妇了,如果定为贫困户会对女方更有吸引力。这种“以贫为荣”“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思想认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群众对待贫困的认识和态度需要加以引导,思想扶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7、“搭便车”现象。在有些贫困户眼里,“扶贫”就是等国家给自己发票子、修路、修房子。更有个别贫困户并非真贫,而是通过隐匿财产、夸大困难、大闹村委会、扬言上访告状等方式“装穷”、“争穷”、“吃低保”,以不劳而获“得好处”为能事。精准识别贫困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基层干部手段有限、掣肘较多,只能确保符合条件的“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而不敢确保没有“搭便车”现象。8、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执行不到位,致使一些家庭集中出现憨傻痴呆及后天残疾现象,导致贫困在一些家庭“代际传递”,贫上加贫现象不容忽视。走访过程中发现,几乎每个贫困村都有不少于一两户这样的家庭,全家有一半左右的成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问题,并且仍在继续不加控制地增长。这类群体自理、自救能力差,且弱弱结合的不良婚配形成的夫妻残、一家多残、后代残的情况,造成整个家庭贫困的恶性循环。9、基层干部的辛酸。上边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政策部署很多要通过乡村两级干部来执行,作为最基层的干部,他们退无可退。经初步了解,目前压在乡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身上的工作,仅“一票否决”的就有7、8项之多,其他一些部门单位压下来“属地管理”、“第一责任”的工作还有很多。基层干部面临“权力有限大,责任无限大”的工作困境,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板子最后都打到基层干部身上。?10、基层干部被戏谑。乡镇、驻村干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要求高、待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镇、村干部长年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头,流了不少汗水,受了不少委屈。有人甚至戏谑基层干部是:“摸爬滚打终日疲惫,急难险重必须到位,一日三餐时间不对,逢年过节天天战备,正常提拔还得排队,囊中羞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