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尝试.docVIP

地理课堂中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尝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课堂中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尝试

地理课堂中构建理性民族主义的尝试 内容提要:地理课堂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各种地理观的主要园地。在这个园地里老师的民族主义情怀往往渗透在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学生往往会受到启发和感染,并逐渐建立起理性的民族观。而时事背景无疑为中学生理性民族主义的构建提供了最好契机,本文旨在阐明中学生理性民族主义构建的契机和方法。 关键字: 民族主义 地理课堂 东海之争 汶川地震 时事背景1: 2003年5月27号,东京一位新闻记者和东京某大学的教授,两人同到东海中日之间存有争议的地区去考察。随后日本《东京新闻》发布了长篇报道,声称中国侵犯了日本的所谓领海、有霸权行为,在海底资源上进行掠夺。日本的媒体、议员,还有一般的民众群情激昂。一定要向中国讨个说法,6月22号,在东南亚国家高层会议上,中国外长李肇星向日本外相川口顺子提出,中日双方或者能够共同开发这片目前还存有争议的土地。当时日本方面当场回绝。日本产业大臣中川昭一跟着宣布,7月11号日方要派遣一个考察团考察东海海底地质结构。随后中日双方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谈判,直至停止一切官方外交活动,两国的外交关系又跌至历史的最低点。 时事背景2: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据初步统计死伤人数已接近30万,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举国为之扼腕,面对灾难,全民动员,中华民族此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凝聚力让西方国家为之震撼! 在中学地理讲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很多地理老师往往出于趣味性的考虑选择将“中日东海之争”作为导入的素材,却不曾料想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的反应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下面是师生课堂上的一段对白实录,可以初见端倪。 师:对中日东海之争事件,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A:(表情严肃)我认为政府应采取强硬措施,不惜使用武力捍卫我们的资源。 生B:(表示出愤怒)日本是无理取闹,我们应该拒绝日货,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生C:(沉稳)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应该增强军事实力,捍卫民族尊严! 生D:(大声)大和民族是一个卑劣的民族,我们应该使用核武器,消减它…… 师:感谢同学们的发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日本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医疗队奔赴灾区,挽救了许多生命,同学们对此又做何评价呢? 生们:沉默.. 师: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日本的学生又会如何看待东海之争这件事情的呢?再说同学们是否确定春晓油气田的开发没有违反国际海洋法呢? 生:(七嘴八舌)这些我们不管,但我们爱国,老师你爱国吗?你是怎么看待这次争端的? 师:我当然爱国,但我也尊重法律事实,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Ⅵ部分大陆架法第76条以及第77条规定: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每个国家可以最大享有的专属经济区可以达到200海里;而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的专属经济区出现了重叠,因此出现争议。我国坚持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而日本坚持中间线原则。 生:(不耐烦)跟日本鬼子讲什么道理,干脆直接用武力来解决! 师: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凡是要稳定!我的观点是:搁下争议共同开发,有关东海大陆架的所有权问题,日方可以上诉国际法庭,等待裁决。 生:这是绥靖主义,历史老师说的。 生:老师,你是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美国青年支持布什政府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是爱国的表现吗? 师: … 很有意思的一组讨论,我们相信这次争论远没有结束,从学生的言谈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爱国的热忱,但更多的是盲目和极端,作为老师如何利用学科特点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 作为一个有着长期半殖民地经历的小农国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滞后,长期处于国际社会的边缘地位。外国势力的长期压迫、现代化进程的挫折情绪、抗拒全球化的封闭心态和某些势力的鼓惑与煽动,培育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肥沃土壤。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形成一种深层的“受害意识”,这种“受害意识”又由我们的老师传递给了我们的学生,这种意识固然是激发我们民族奋力争取富强的精神资源,但另一方面,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将在这种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中被解读为“对外软弱”,解读为委曲求全的“绥靖主义”。到头来,连务实的主政者也会被逼得要“顺应”从极端民族主义的潘多拉盒子释放出来的“民意”,被迫以刚性对抗来作为解决复杂国际关系的基本选择。 许多学生从我的奋斗开始崇拜---希特勒,认为从希特勒身上看到了坚强如钢的意志,情趣高雅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疯狂的追求,但却忽视了希特勒身上冠冕堂皇,貌似真理理论下的屠杀,更可怕的是这种理论成为一种深入骨髓融入血液的民族信仰,相信国家的新一代管理者以及执政者将从我们的学生中产生,如果我们不能防微杜渐,中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