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密布达拉宫的防雷之谜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 田捷砚/摄
沟域是藏人生存的基础一位初学藏语的汉族朋友问我,为什么许多藏人之间在问及对方的家乡时,不用“帕玉”(藏语,家乡之意)这个词,而用“龙巴”(藏语,主要指山沟)?我只能告诉他:“在乡下人的眼里,山沟就是家乡。”其实,西藏人口虽已接近300 万之众,并分布在西藏高原12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间的条条山沟里。这些山沟归属于不同的地区行政区划,其规模和构造千差万别,可是,沟中不仅资源及其资源的原始配置方式相近,居民的生存方式也无大别。
藏人依山沟而居,即所谓的谷地,沟中有流水。逐沟而上,海拔越高,气候愈加寒冷。沟之上部多为高寒草地,不易农耕,只能放牧,也就是所谓的纯牧区。由于西藏纯牧业地带的人民仍保持逐水草而牧的原始游牧习惯,定居下来的游牧民屈指可数,所形成的村寨更是微乎其微。
在被藏人称为“家”的山沟,顶部往下总有一个过渡带、也就是沟的中部地带,这里既有大片的可用于放牧的高山草场,也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气候条件和地势条件又适合农耕,农牧业比重大体相当,即所谓的半农半牧地区。在西藏高原,不可移动的田地总是与定居相联系,为了定居,人民修建房屋,而后形成村寨,围绕土地进行耕作。因此,半农半牧地区的居民绝大多数已定居并形成了相当的村寨规模。01
矗立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 干章林/ 摄
壮丽巍峨的布达拉宫,与红山融合在一起,屹立在拉萨河谷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的相对高度为117 米,东西绵延360 米,南北宽约300 米,殿宇楼阁近1000 间,面积达12 万平方米,如此高的高度,如此大的建筑,在拉萨这个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它在防御雷电灾害方面到底有什么奇技妙招,带着这种疑问,笔者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的防雷专家一起,在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的陪同下,共同寻求这个谜团的答案。
1200 年前,布达拉宫遭受雷电袭击
据史料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6世纪末,8世纪曾遭受雷击……”
这段记述非常简单,但却传递出一个信息,在1200 多年前,这个雄伟的建筑曾遭受过雷电的袭击,而且,毁坏程度严重。这同样也说明了,在1200 年前,人们还没有关于雷电的知识,对于防御雷电灾害还束手无策,因此遭受这样的劫难就很容易理解了。
据西藏自治区防雷办主任、高级工程师桑旦分析,当时发生的雷电应该为直击雷,根据当时的条件,还没有太多的现代设备入驻布达拉宫,因而不可能产生感应雷的危害。
近300 年时间,没有发生雷电灾害
红宫上起到防雷作用的金顶
史料记载:“1645 年,五世达赖执掌西藏政教权柄后不久,开始重新修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圆寂后,由摄政第悉#8226; 桑结嘉措继续修建布达拉宫,于1693 年完工。”
非常奇怪的是,自此次重新修建之后的近300 年时间里,布达拉宫没有再遭受过大的雷电灾害的侵袭,这让我们感到十分的疑惑。难道五世达赖在重新修建布达拉宫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对雷电灾害的防御?难道在300 年前,西藏防御雷电灾害的技术就已经成熟,并及时运用到了具体的生产实践之中?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避雷技术,在没有现代防雷理论的指导和防雷仪器的检测下,布达拉宫近300 年时间没有遭受雷电的袭击,这在重建时使用了大量的铜、金等金属建筑材料的情况下,真是一个奇迹,传统的防雷技术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
80 年代至今,白宫经受过两次雷击
据强巴格桑处长介绍,1984 年,布达拉宫白宫遭受雷击,墙体和消防管道部分受损。2001 年,布达拉宫白宫再次遭受雷击,消防管道受损,用于排水的铜管遭雷击,电话线、电线被烧断,三个监控显示器烧坏。两次雷击都发生在白宫,而比白宫高出10 多米、金顶林立的红宫却安然无恙,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桑旦主任分析,这两次雷击均属于侧击雷,同时,由于电线、电话线、监控装置的安装,也不排除部分感应雷的可能性。
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说,在“文化革命”期间,位于白宫顶部的金幢遭受破坏,在每个金幢的里面都有一尊消雷铜佛,在重新修建时,铜佛虽然得到了安置,但没有按照原来的设计严格操作,从而导致了雷电灾害的发生。而在布达拉宫的墙体里面还有可能有很多金属的导线埋藏其间,将雷电直接引入地下。
据西藏防雷工程师贡嘎分析,白宫上的消雷铜佛没有起到消雷作用,有可能是在重新安置消雷铜佛的时候,未能将佛身与金属导线连接在一起,所以达不到防御雷电灾害的目的。金幢、消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doc
- 基于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的遗产旅游潜能研究.doc
- 基于双重空间的后开发景区成长性研究.doc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饭店企业员工敬业度提升模式研究.doc
- 基于无助理论的残疾人旅游障碍与旅游参与意图关系研究.doc
- 基于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精神塑造.doc
-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图书馆服务.doc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实证研究.doc
- 基于需求分析的遗产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doc
- 基于游客调查的张谷英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问题探讨.doc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复习练习题(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VIP
-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变电工程土建分册)2022版.pdf VIP
- 个人防护用品培训.ppt VIP
- 启动仪式开业典礼模板《启动仪式全程安排及总结》PPT课件.pptx VIP
- 如何做一个出色的班组长.pptx VIP
- 2025年度卫生招聘考试(财务)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2025必威体育精装版乡村医生考试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笔试复习测试附答案(一).doc
- 如何做一个出色的班组长.pptx VIP
- 560期货交易技术策略系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