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媒体语言的规范性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试论媒体语言的规范性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媒体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使媒体语言越来越丰富多样,而媒体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其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媒体语言的规范尤为重要。
关键词:媒体语言;传播;规范;背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始终在不断发展、变革,从纸质、声音、图像直到当今无处不在的网络,每一个新媒体的出现,都伴随着媒体语言的变化与丰富。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媒体语言润物细无声地向人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渗透,无形地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媒体语言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媒体语言生活对规范性的背离
媒体语言的规范性是语言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媒体语言的规范,需要媒体与受众乃至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自觉维护。但是在当前的媒体语言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许多对规范性背离的现象。
(一)语音、语法的错误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本身的规范将直接关系到语言的规范。语音错误主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语音不标准、不规范的问题。而语音规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正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读音,国家对异读词、多音多义字、北京土音、轻声词和儿化词进行了规范。但是还是有许多主持人和播音员将语音误读。此外,一些主持人为了所谓的“时尚”,故意模仿“港台腔。表面上似乎迎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以及他们“求异”、“求洋”的心理,实则是对他们的一种误导,使他们蔑视语言规范。
而语法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结构规则,也是准确表达意义、保证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基本规则。随着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展开,媒体对于语音和词汇的使用可谓谨慎了许多,但是由于语法规范的力度不够,媒体语言仍然存在语法使用失范的现象,由于受众的语言辨识能力有限,语法失范现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二)方言词、缩略词的滥用
方言词是来源于某一地区的地方话里的词。某些媒体为了贴近群众恰当使用方言词会使节目看似轻松、活泼,但是随意滥用方言词则不符合媒体语言准确、规范的要求,一些方言词汇会在无形中妨碍了观众对信息的接受。例如:央视一主持人多次使用“得瑟”一词, 许多观众不解其意, 原来得瑟一词是东北的方言,有“得意”的意思。像这样有意地或不自觉地使用了方言中有特别含义的词, 显然是普通话所没有的一种不规范的用法。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讲求效率, 要求语言表达既精确又节省时间, 缩略语顺应了人们想用简易手段来表达复杂概念的愿望。
例如:将“高速公路”称“高速”,将“海外归来”简称“海归”等, 这种表达简洁明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多音节词语都能够无条件地简缩或都适合于简缩, 滥用缩略语的结果是由简明变成模糊, 容易引起歧义甚至闹出笑话。有一段相声就曾讽刺了这种现象, 如把“上海吊车厂”简称为“上吊”, “自贡杀虫剂厂”简称为“自杀厂”。对缩略词的滥用十分容易产生歧义,这是媒体语言所不能允许的。
(三)语用的失范
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
在媒体语言中,就经常能够看到语用失范的例子。比如有些媒体使用的歧视性语言,对“进城务工人员”称呼为“乡下人”“盲流”,对“残疾人”称为“残废”等,都是一种不规范的媒体语言。媒体歧视性语言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不尊重,缺乏一种人文关怀。传媒不仅要对社会各个阶层进行报道,更要关注弱势群体。这种歧视性的语言恰恰违背了这一点。
二、背离的原因
媒体语言的失范现象是纷繁复杂的,所以背离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日益变化、信息量激增,现代媒体与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媒体语言的应用与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我们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世界里,在大量的媒体语言信息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并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逐渐淡化了遵守旧有合理规范的意识,因而语言规范的约束力就在这种淡化中被削弱了。
(二)文化方面的原因
罗宾斯在《普通语言学概论》中说过:“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语言和民族文化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媒体语言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文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例便秘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案设计.pdf VIP
- 标书密封条格式全.docx VIP
- 《智能网联整车综合测试》课件——智能座舱场景测试工具.pptx VIP
-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_.pptx VIP
- 2025年自动驾驶公交“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联调导则白皮书-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docx
- 50500-202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旧版本的主要变化逐项对比分析.pdf
- 2025年快递员赛项技能大赛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智能网联整车综合测试》课件——智能座舱抬头显示系统认知.pptx VIP
- 上柴SC8DK发动机零件图册.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记叙文汇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