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士与君子
而桓魋也因得不到人民的擁戴,逃亡到國外。 司馬牛眼見兄弟們或稱兵作亂,或自相攻伐,最後都流離在外,自己也覺得沒有面目留在宋國,而自我放逐到國外。所以他感嘆的是沒有賢德的兄弟,並不是真的沒有兄弟。 子夏之勸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死生有命」:指司馬牛的兄弟為惡作亂,隨時都有死於非命的可能,司馬牛儘管憂慮,也改變不了這種命運。 四海之內,皆兄弟:子夏勉勵司馬牛說,一個人只要敬謹持身,不犯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大家自然樂於與他親近,則四海之內的人都可以成為兄弟。如此天下雖大,豈不是到處都有好兄弟了嗎?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ㄨˋ乎?」子曰:「有惡ㄨˋ 。惡ㄨˋ稱人之惡ㄜˋ者,惡ㄨˋ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第十九則 章旨:孔子為子貢言君子憎惡之四種真小人;子貢亦言其所惡之三種偽君子。 憎惡,動詞。 好稱說他人的過錯。 居下位。 毀謗。 不通事理。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窺探他人的缺失認為自己聰明。徼,音ㄐㄧㄠ,伺察;指窺探他人的缺失。知,通「智」。 音ㄐㄧㄝˊ,揭發他人的隱私。 德之賊:真小人VS偽君子 君子憎惡之四種真小人 稱人之惡者, 居下流而訕上者, 勇而無禮者, 果敢而窒者 子貢亦言其所惡之三種偽君子 徼以為知者, 不孫以為勇者, 訐以為直者 事例 君子亦有惡也 孔子對魯國大夫季孫氏僭越禮制,八佾舞於庭,即大表不滿(見論語 八佾篇)。對齊國大夫田恆弒殺國君齊簡公的叛逆行為,更是深惡痛絕,建議魯哀公前往討伐(見憲問篇)。甚至對自己的學生冉求替季孫氏剝削百姓,以聚斂財富,也很不高興,要其他學生同往聲討其罪過(見先進篇)。皆可見君子確有所惡。 字義辨析 1.徼 (1)音ㄐㄧㄠ,伺察。例:惡徼以為知者。(陽貨) (2)音ㄐㄧㄠˋ,邊界。例:邊徼、徼外。 (3)音ㄐㄧㄠˇ,通「僥」,徼幸。 2.檄,音ㄒㄧˊ,古時為徵召、聲討用的公文書。例:檄文、羽檄。 回目次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憲問第十四 章旨:孔子以言過其行,為君子所恥。 第二十則 以其言語之超過其行為感到可恥。而,語助詞。 解讀 君子言行一致、表裏如一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里仁)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事例 空經和尚 鄭石岩先生在所著開心的生活書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用意在勉人少說多做,文中舉了一個例子,頗具有啟發性: 佛陀時代,有一個博通經文的比丘叫突丘婆提拉,他是名聞遐邇的學問家,也是佛弟子中最有學問的一位。但是,他並未踏實地修行。有一次,他去拜訪佛陀,向佛禮敬。 佛說:「啊!空經法師,你好!」他們交談了許久,他要告辭了,佛還是說:「空經法師,啊!你要走了!」佛陀沒有多說什麼。 突丘婆提拉回程的路上,卻反省著佛陀的話:見面時稱他空經法師,離開時也這樣稱他。他猛然有了省悟:「像我這樣沒有踏實修行的人,經文對我而言是空洞沒有意義的。」他完全了解到「空經法師」這稱呼是在警策自己。於是,他努力修行,拜一位沙彌為師,放下自我,培養虛心,孕育智慧,才真正得到成就。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第十六 章旨:孔子言君子自少而壯而老三階段,所應戒除檢點的事。 第二十一則 血液及氣息,人之所恃以生者;在此喻指精神氣力。 貪得。 解讀 少之時:情竇初開,對異性十分好奇,但因精神氣力還未穩定,因此會發乎情,卻未必能止乎禮義,所以在色欲上要警戒。 及其壯:生理的發展已成熟,精神氣力充沛,但好勝心也特別強,因此在爭鬥上應該警戒。要注意的是鬥不僅指好勇鬥狠而言,還包括意氣用事在內。 晚年時:精神氣力已逐漸衰退,眼看來日不多,就想多抓住些什麼,因此會變得很貪心,所以在貪得上要警戒。 子曰:「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子罕第九 章旨:孔子以松柏後凋,喻君子之處危亂而不改其節操。 第二十二則 指歲暮天寒的時候 通「凋」,凋謝 事例 松柏後凋於歲寒的顯例 唐:安史之亂時,堅守睢陽城的張巡、許遠。 南宋末年:舉兵抗元,臨死不屈的文天祥 明朝末年:死守揚州城的史可法等,在眾人變節投降,甚至賣國求榮之際,不惜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 第二十三則 章旨:孔子去衛困陳之事,見出孔子重禮及君子處困不濫。 通「陣」,謂軍師行伍之列;此指布陣作戰之法。 指祭祀禮儀之事。俎、豆,皆盛祭品的禮器。俎,音ㄗㄨˇ。 指用兵作戰之事。旅,古時軍制,五百人為一旅。 斷絕了糧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