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足的护理 杨颜霞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足的护理 杨颜霞
杨颜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保健中心A区? ?010050)
【摘要】 阐述糖尿病足概述、发生原因,综述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356-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病人有12%~15%会发生足溃疡,其中约85%的病人最终下肢截肢,高龄、病程长的糖尿病足病人,易发生猝死。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神经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创伤合并感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现综述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1 糖尿病足概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以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破坏,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受凉,出现肿胀或发黑、感觉减退、疼痛、皮肤深溃疡、坏疽,导致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
2 糖尿病足发生原因
2.1血糖控制不良
有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足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佳者发生神经病变和截肢的危险性较大,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糖代谢异常引起脂代谢紊乱,容易出现肢体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变化,引起糖尿病足。
2.2末梢神经病变
机体感觉神经发生病变时,可使糖尿病病人足部失去感觉,对各种冷、热甚至疼痛都不敏感;运动神经受损以致足部形状改变;自主神经受损时,糖尿病病人的皮肤干燥、易裂,甚至形成溃疡。
2.3血管病变
糖尿病病人发生血管病变时,就会造成局部缺血、循环差,而“足”离心脏最远,阻塞现象最严重,当供血的动脉阻塞,便形成足部坏疽。
2.4感染
感染是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足病变的诱因。在周围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基础上,由于保护措施不得力,如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创伤、修剪趾甲过短而引起出血、治疗足癣不当等,均易发生足部感染。感染后,向四周迅速扩散,严重者会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发骨髓炎或趾骨骨炎。
2.5年龄
糖尿病足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病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组织代谢率、修复能力下降,损伤后愈合时间延长、动脉硬化发生率高以及激素水平改变。
3 糖尿病足的治疗
3.1基础治疗
通过服用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利用广谱抗生素控制足部感染;病人合理饮食,严格控制机体日摄入总热量。
3.2扩张血管及抗凝治疗
在25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400 mg~500 mg葛根素注射液,为病人静脉输注;或在250 mL~5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20 mg~40 mg的山莨菪碱;或为病人口服50 mg阿司匹林片,每天1次,即可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凝治疗作用。
3.3中医药治疗
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用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芪30 g,麦冬15 g,桃仁12 g,红花12 g,当归12 g、川芎12 g,地龙6g,延胡索12 g,丹参15 g,牛膝15 g。气虚甚者,加党参;阴虚甚者,加生熟地、龟板;热毒炽盛,加金银花、蒲公英;湿盛者,加苍术、茯苓;阳虚者,加附片、桂枝等。
3.4中药泡足治疗
中药足浴通过热力、中药的双重作用取得疗效。寒凝血瘀、脉络阻滞型选用附子、桂枝、丹参、忍冬藤等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的药物;对于湿热下注、瘀血内阻型宜选用黄连、黄柏、乳香、没药、红花、赤芍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的药物;对于热毒炽盛、阴伤血瘀型宜选用黄柏、大黄、土茯苓、蒲公英、忍冬藤等清热解毒药;对于气阴两虚、精伤血瘀型宜选用黄芪、当归、川芎、儿茶、血竭等益气活血、敛疮生肌的药物。而对于己发生皮肤破溃和感染的糖尿病病人,可用提脓丹、生肌散以及消炎膏油等,用纱条局部外敷,每日1次,每次6 h~8 h。
3.5溃疡面的治疗
较浅的溃疡,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溃疡面,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溃疡创面清洁,可单配10 mg的山莨菪碱加胰岛素局部湿敷;若溃疡面分泌物较多,可先行清创术,用无菌镊子剪去腐肉,消毒处理创面后,周围用庆大霉素外涂,然后将山莨菪碱10 mg、胰岛素4U~8 U加入生理盐水40 mL中混匀,放入无菌纱布浸湿湿敷,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对大范围的坏死组织采用分次蚕食的方式进行清创。然后将聚维酮碘软膏涂抹于溃疡面。浅表创面外搽聚维酮碘软膏,较深创面以聚维酮碘软膏与纱布混匀填塞。每天换药1次,每次换药均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