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判读-入门篇-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PPT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3 矩形波,梯形波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4 多形性δ波与单一节律性δ波:波形近于三角形但不规则,频率也不一致,以混在背景波里的形式出现,称作多形性δ波。 由波形和频率比较一致的节律并突出于背景活动,爆发性出现的δ波称作单一节律性δ波。 多形性δ波 单一节律性δ波 多形性δ波与单一节律性δ波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5 三相波:在表示类似棘慢复合波以及尖慢复合波的特殊波形里有三相波(triphasic waves). 三相波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6 脑波的时限与频率的差异: 周期:使用于具有正弦样波形的脑电图。 时限:使用于像棘波那样并非正弦样的波形。 周期 时限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7 两种以上不同频率重叠的脑波的频率与波幅的测量方法(1) 实际中的脑电图,既有慢的成分,也有与其重叠快的成分,都比正弦波的频率和波幅更不规则,在临床脑电图的运用中,根据上述原则测量大概的频率和波幅就可以了。 两种以上不同频率重叠的脑波动频率与波幅的测量方法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8 调幅现象:α波的波幅不固定,多数场合以1秒及数秒的周期反复递增、递减,这个现象,比喻为月满、月缺,称之为调幅现象,这样的周期变化是生理现象的一个特征。调幅现象的周期与呼吸、脉搏等无关。如果α波的波幅几乎没有变化,显示及其单调的波形时,在大脑往往存在广泛性的功能障碍,因而必须时常予以注意调幅现象是否存在。 调幅现象 Step 5 脑电图的记录方法 1 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 首先确定前后方向的电极位置:在正中线上将鼻根(N)颅顶(V)与枕骨粗隆(I)连成一线,此线全长作为100%.在此线上决定5个点:第一个点为额极中线点(Fp) ,此点位于鼻根上方与鼻根的间距为连线全长的10%;第二个点位额中线点(Fz),在Fp的后方,其间距为连线全长的20%;第三个点为中央中线点(Cz),从Fz向后,其间距为连线全长的20%的点; 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 第四个点为顶中线点(Pz),是Cz向后20%的点;最后一个点为枕中线点(Oz),是Pz向后20%,由枕骨粗隆向上10%的点。 在外侧部的电极位置,以中央部的冠状线作为标准。首先确定在左右的耳前点,在耳屏的正前方、颧弓根凹陷处。左右耳前点与通过中央中线点的冠状线相连,在左右耳前点上方距连续全长的10%定为左中颞点(T3)与右中颞点(T4);在中颞点上方的20%左右,定为左中央点(C3),右中央点(C4). 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 在颞叶上的前后线的电极位置,从额极中线点(Fpz)通过左右中颞(T3,T4)到达枕中线点(Oz)的半环线分别作为100%,左额极(Fp1)右额极(Fp2)是额极中线点各向后方的10%,左枕(O1)、右枕(O2)是从枕中线点分别向左右10%;左前颞(F7)右前颞(F8),分别距额极后方20%;左后颞右后颞距左右枕各为半环线的20%左右。 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 在通过Fz与F7,Fz与F8额冠状线上的Fz与F7连线的中点为左额(F3),Fz与F8连线的中点定为右额(F4)。同样在顶冠状线上Pz与T5连线的中点定为左顶(P3);Pz与T6的中点定为右顶(P4)。在这些部位中,因FPz、Oz不放电极,所以包括耳垂在内的参考电极在内合计共21个电极。 电极安装法:10-20系统法 电 极 安 装 法 脑电图的记录方法 2 脑电图导联的种类 记录脑电活动至少两个电极,一个与脑电图机放大器的输入端栅极1(G1)相连,另一个与输入端栅极2(G2)相连,所记录的脑电活动为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所记录的脑电图是由G1的电位减去G2的电位的结果。 脑电图导联的种类 脑电图导联的种类 双硫仑 双硫仑是一种药物,本身对机体不产生作用,但若服用该药后饮酒,因其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代谢受阻,使血液中乙醛浓度增加而发生反应。症状有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加快、心电图示S-T段下移伴心律失常、轻度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 概念 又称戒酒硫样反应,头孢曲松钠等一些抗生素物亦可抑制乙醛脱氢酶,而导致与上述相似的反应,临床上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药物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