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护理
陈霞 邓红琼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 831100)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351-02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噪杂”、“反酸”、等范畴。在临床护理中我们根据不同症型的特点,运用中医护理法则,扶正祛邪、正护反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套用中医内治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结合中医护理技术针灸、耳压等护理手段,制定出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多为经胃镜检查及病检确诊为慢性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正等:其中有脾胃虚寒型、肝气犯胃型、胃阴不足型、饮食停滞型、肝胃郁热型。
1.2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洁、舒适,空气流通避免噪声、不良气味等不良刺激,腹痛发作时卧床休息,放松身心,注意腹部保暖,腹痛缓解后可下床活动。(2)情志调护 让患者认识到情志相胜治疗中可能出现“副作用”,并提出解救之法。悲伤、抑郁、紧张、焦虑均可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抑制胃液分泌,影响胃的功能。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劝导患者善于克服情志的影响,力戒忧、思、恼、怒,保持心态平和,促进疾病的康复。(3)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诱发因素: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性状:密切观察用药的作用及副作用等:观察舌、脉象:根据舌苔、脉象的变化,分析疾病的部位、性质及正确施护。(4)饮食调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定时,保持食物能充分消化;其次要定量,不能饥饱失常和暴饮暴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指导家属改进烹饪技巧,变换食物的色、香、味,刺激患者食欲。
(5)用药护理:按医嘱、按时准确给药,服药后嘱患者平卧或半卧休息,注意上腹部保暖,有恶心、呕吐应及时对症处理,缓解后再将汤药分次分量服。(6)出院指导: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病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1.3辨证施护 (1)脾胃虚寒型:症状:胃脘隐痛或冷痛,得温则减,食后脘闷,呆纳少食。嗳气。口淡不渴,饭吐清水。便溏泄泻,四肢乏力,舍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施护:1)注意保暖,避风寒,多加衣服,多休息,劳逸适度。2)饮食宜温补,多食温中健脾的食物如羊肉、桂圆、莲子、大枣、鳝鱼、牛奶等。3)胃痛时,可用艾灸或药熨胃脘部,饥饿时胃痛可进食咸点心。消瘦患者饭后宜休息片刻,再适当运动,如散步等。4)中药汤剂宜温服。(2)肝气犯胃型:症状:胃脘胀痛或痛串两胁,胸闷,噪杂泛酸、喜长叹气息,与情绪有关,情志不舒则痛增,得嗳气、失气则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施护:1)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如萝卜、柑橘等,忌食南瓜、山芋、土豆等壅阻气机的食物,悲伤愤怒时暂不进食。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必要时可用开塞露通便。4)中药宜饭前温服,疼痛持续不缓解时,可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穴止痛,或用耳压法取胃、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采用泻法。(3)胃阴不足型:症状:胃脘灼热疼痛,饥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脉细或弦细。施护:1)饮食宜偏凉食,多食润燥生津之品,如雪梨、甲鱼、蜂蜜等,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2)多饮水和果汁,补充津液,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3)可针刺中脘、内关、胃俞、三阴交等穴,用补法。4)中药汤剂应饭前温服。(4)饮食停滞型:症状:胃痛,脘腹胀满,不消化食物,吐后或失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施护:1)按医嘱禁食6~12小时,症状缓解后给全流或半流饮食,饮食宜健脾消食、理气为宜,如萝卜粥、山楂淮山粥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等;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2)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3)腹胀较重,可用焦山楂、鸡内金粉各1.5克,开水调服,以助运消食。4)中药汤剂应饭后温服。(5)肝胃郁热型:症状: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小便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或濡数。施护:1)胃痛时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可适当参加活动,濡散步、打太极拳等。2)疼痛缓解后给予清淡全流或半流饮食,如绿豆汤、金橘饮等,不宜喝甜饮料。3)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