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复学第5章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PPT
(2)运动方式:分为间断性和连续性运动。间断性运动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强的运动刺激,同时时间较短,不至于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主要缺点是需要不断调节运动强度,操作比较麻烦。连续性运动主要优点是简便,患者相对比较容易适应。 (3)运动量:合理的每周总运动量为700卡~2000卡(相当于步行10~32公里)。运动量700卡/周只能维持身体活动水平,而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运动量2000卡/周则不增加训练效应。运动总量无明显性别差异。运动量的基本要素为:强度、时间和频率。 1)运动强度:可用最大心率(HRmax)、心率储备、最大吸氧量(VO2max)、METs等方式表达。靶强度与最大强度的差值是训练的安全系数。靶强度一般为40%~85%V02max或METs,或60%~80%HR储备,或70%~85%HRmax。靶强度越高,产生心脏中心训练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2)运动时间:靶强度运动一般持续10—60分钟。在额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训练时间与强度成反比。3)训练频率:国际上采用每周3~5天的频率。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感觉舒适,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不适感。 (4)训练实施:每次训练都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和结束活动。1)准备活动:主要目的是预热(warm-up),运动强度较小,运动方式包括牵伸运动及大肌群活动,要确保全身主要关节和肌肉都有所活动,一般采用医疗体操、太极拳等,也可附加小强度步行。2)训练活动:指达到靶训练强度的活动,中低强度训练的主要机制是外周适应作用,高强度训练的机制是中心训练效应。 3)结束活动:主要目的是冷却(cold-down),即让高度兴奋的心血管应激逐步降低,适应运动停止后血流动力学改变。4)充分的准备与结束活动是防止训练意外的重要环节(训练心血管意外75%均发生在这两个时期),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积极的作用。 (5)性功能障碍及康复:Ⅲ期康复应该将恢复性生活作为目标(除非患者没有需求)。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性生活的简易试验有:1)上二层楼试验(同时作心电监测):通常性生活心脏射血量约比安静时高50%,这和快速上二层楼的心血管反应相似。2)观察患者能否完成5~6 METs的活动:因为采用放松体位的性生活最高能耗约4~5METs。日常生活中看精彩球赛时的心率可能会超过性生活。 四、 康复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脏结构、功能、冠状动脉病变,药物治疗的作用及运动的重要性;避免竞技性运动。运动中如发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生活行为与冠心病的影响关系。 2. 腹式呼吸 是进行慢阻肺康复的重要措施。腹式呼吸的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 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腹肌松弛,保证最大吸气量。呼吸运动时,尽可能减少肋间肌、辅助呼吸肌的无效劳动,使之保持松弛休息。可采用腹部加压暗示呼吸法:可在卧位或坐位进行,患者用一只手按压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此时该手再稍加压用力,以使进一步增高腹内压,迫使膈肌上抬。 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的压力,将腹部徐徐隆起,该压力既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又可诱导呼吸的方向和部位。按此法进行练习,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2~3cm,从而有效地增加通气量达500ml以上。 3.缩唇呼吸(pursed-1ip breathing)也称吹笛样呼气法。 方法是患者闭嘴经鼻吸气,将口唇收拢为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吹出。吸呼比率为 1:2,呼吸频率<20次/分。 4 .缓慢呼吸 初练者应避免由过多的深呼吸而发生过度通气综合征,可每练习3~5次后暂停数分钟,然后再练,如此反复直到完全掌握。 (三)提高活动能力1.氧疗 每天持续低流量(小于5 L/min)吸氧15小时,可改善活动协调性、运动耐力和睡眠。2.步行为主的有氧训练 通常可作最简单的12min行走距离测定,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然后采用亚极量行走和登梯练习,改善耐力。开始进行5min活动,休息适应后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当患者能耐受20min/次运动后。即可以增加运动。每次运动后心率至少增加20%~30%,并在停止运动后5~l0min恢复至安静值。 3. 提高上肢活动能力 可以用体操棒作高度超过肩部的各个方向的练习或高过头的上肢套圈练习,还可手持重物(0.5kg~3kg)作高于肩部的活动,每活动l~2min,休息2~3min。每日2次。四、康复教育1.呼吸道一般知识如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呼吸肌的功能; 2.慢阻肺病因、病理生理、症状的正确评估等;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