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析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 哈尔滨市阿城区通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阿城 150322 【摘 要】本文首先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明确提出了中医外治法的概念;论述了中医外治法的起源,对中医外治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指出历代临床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外治法,尤其是清代对外治法的研究可谓集历代外治法之大成;对国内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综述;探讨中医外治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医外治自成独立学科有利于学科的长足发展。展望未来的中医外治将会向着学科独立化、医研一体化、治疗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医;内科疾病;外治 中医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与内治一起构成了中医学的治疗体系。中医外治从远古人类时期开始萌芽,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而不断发展,进人现代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外治在理论和实践中飞速提升,正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尤其是对中医内科疾病的外治法由来已久,本方法具有药少效捷、方法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等特点,是别具匠心的治疗方法之一,今人应努力继承发掘,使之更加完备并发扬光大。 1.中医外治的概念 中医外治,由来已久。一般认为:外治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伤科、外科手术及药物的熏、熨、敷、贴等均属外治范围。借鉴著名中医外治专家吴震西、朱连学的外治法定义的观点,外治法的概念应分为广义外治法和狭义外治法,广义外治法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药物外洗、敷、熏,针灸、按摩、气功,音乐疗法、体育疗法等均属于广义外治法。狭义外治法则指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自针灸形成专科以后,狭义外治法的概念一般不包括针灸。外治的内容非常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外治法多达四百余种,概括起来可分两大类:即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在临床中往往相互配合,综合运用。在治疗科别上一般分内病外治、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到临床外治法又分为内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妇科外治法、儿科外治法等。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运用方便、操作简单、取材容易、能够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多种优点,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尤其近二十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在未来几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纳米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也必将对中医外治法的给药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并推动中医外治法的发展。 2.中医外治的改革创新 2.1借助现代科技,促进药物由外而内吸收 自拟的“骨痛熨药”(含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白芥子、独活等)治疗关节疼痛,起效快捷,深受患者欢迎。原来用食醋将药末调和使其微湿,放锅内炒热,用布包乘热熨患处,冷则再炒,诸多不便。后改为将药末装入布袋,洒几滴食醋,置于患处,外加磁场效应治疗仪做理疗,集药物治疗、红外线热疗、磁疗于一体,增强了温经通络、宣痹止痛的功效。此外,临床还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和离子导入等方法。 2.2利用先进的外治器具 头痛塞鼻散(含白芷、川芎、远志、冰片)原先系用绢包塞鼻,不仅妨碍呼吸,且有碍美观。1985年改用“薄荷通”器具,将散剂纸包装入,制成头痛塞鼻锭剂,经临床对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此药由散剂改为锭剂后,不仅使用舒适、清洁、携带方便,而且可以批量生产,现正待开发新药。此项研究曾为南通市科研项目,1996年通过科研鉴定并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2.3用灌肠法治疗内科疾病 灌肠是古代塞肛法的发展和延伸,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科多种疾病,如内科的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肾功能衰竭,妇科的盆腔炎、输卵管炎及儿科的高热惊厥、蛲虫病等。我们采用止血灵加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7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96.15%,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3.内科疾病外治法的发展 3.1内科疾病外治法的来源 《理论骄文》原名《外治医说》,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其刊方137首,其中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有94方,占69%,治疗病种达33种之多,其证候多达85种,其范围之广,种类之多,为其他医著所不能比拟的。吴师机在《理论骄文》中对外治法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病机不同,用不同膏药,注重外治法中的辫证施治。第二,根据异病同治:的理论,提出膏药可统治百病的观点。第三,精选溶剂,药穴相合。吴氏指出:“膏中用药味,必须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虽苍术、半夏之燥,入油则润,甘遂、牵牛、巴豆、草乌、南星、木鳌之毒,入油则化,并无碍。”认为精选溶剂在裔药中有重要意义,即便是死毒剧药,若与溶剂相应,亦可发挥其治疗作用而无毒害。吴氏提出,用膏药时,“若脏腑病,则视病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