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陈春江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泪道阻塞常导致溢泪,可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溢泪本身和泪液对颜面部的刺激,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灶可向眼球及眶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DOD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疾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流行病学 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7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060-02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溢泪,易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急慢性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灶可向眼球及眶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且常作为内眼手术的禁忌证。近年来,LDOD的诊治逐步受到重视,在其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近年来LDOD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1 LDOD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 1.1 发病率和患病率 泪道阻塞可发生在泪道的任何部位,常发生在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交界处以及鼻泪管下口。据报道,眼科门诊患者中约有3%患有泪道阻塞性疾病。泪小管阻塞的病例占13%,泪小管以下部分阻塞的病例占87%。报告,1岁以内的有溢泪症状新生儿中,有近20%患有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新生儿泪道阻塞在健康新生儿中的确切发病率,比较认同的数字为6%,而在患有颅面畸形和Downrsquo;s综合征的新生儿中发病率则更高。目前国内外对LDO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研究报道很少。 1.2 性别 一般认为[1],LDOD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后天的泪道阻塞主要发生在老年妇女,可能与女性的骨鼻泪管径较狭窄,鼻指数较大,或者女性好哭而擤鼻少、泪液滞留有关。赵启顺等[2]报告,女1 167例(1 840眼),男1 061例(1 142眼),男女之比为1∶1.57,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可能与女性长期做菜时的油烟,眼部化妆品,经常哭泣等刺激,使结膜、泪点、泪道粘膜充血肥厚而致泪道狭窄或阻塞。研究显示,LDOD患者群主要是绝经期前的妇女。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有关,当雌激素降低时,泪道粘膜会发生干燥,角化,加之泪道狭窄部分上皮碎片堆积而导致泪道阻塞。 1.3 年龄 多数研究认为,泪道阻塞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以后,老年多于儿童和青年,5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占75%~80%,病例中女性病例占大多数,为65.4%。赵启顺等[2]报告,研究对象为2 728例有泪道疾患的病例,21~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而1~10岁,71~90岁年龄段发病率明显较低,这可能与这些年龄人群与外界接触的少有关。 1.4 遗传 在遗传方面,黑种人较白种人少,X线检查黑种人的鼻泪管短而宽,腔隙较大。不少患者有遗传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变异。王国华等[3]报告,通过340个家系3 292例的调查研究中,连续二代发病的有118个家系,占总人口的34.70%,发病262人,占57.17%,连续3代以上发病的8个家系,占2.35%,发病34人,占66.4%,同代2人以上发病的14个家系,占4.12%,发病32人,占6.25%,散发208个家系,占61.18%,发病218人,占42.58%。结果表明,泪道阻塞属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散发3种。 1.5 职业 赵启顺等[2]报告,工人发病率占48.46%,农民发病占24.85%,这两个职业发病率最高,共2 000例,占73.31%。工厂的卫生环境较差,长期接触污浊的空气及有害化学物质,使结膜,泪点,泪道粘膜充血肥厚,导致泪道狭窄或阻塞。农民也同样与外界接触的较多,而发病率却低于工人,这说明自然的空气要比工厂内的空气质量好,各种化学等有害物质也相对少,所以农民发病率低于工人职员。医生,会计等职业发病较少。 1.6地区、季节 根据相关文献的报道,后天的鼻泪管阻塞主要发生在老年妇女,虽然没有关于地理以及社会经济学的这些影响因素的相关报道,但是这些很可能在发病机制方面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据研究,LDOD多发在多风气候地区以及多山地区,由鼻泪管阻塞造成的慢性泪囊炎有少部分(13.0%)居住在山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注射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及对血Hcy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doc
- 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应用于腰椎骨折术后的观察与护理.doc
- 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联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doc
- 注射用盐酸丁卡因的局部刺激性试验.doc
- 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过敏试验方法的研究.doc
-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doc
- 注射用硫普罗宁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doc
- 注射用硫普罗宁引起发热的护理.doc
-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的光学稳定性考察.doc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注射用泮托拉唑存在配伍禁忌.doc
-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激光治疗.doc
- 泪道阻塞性疾病行重视微创技术治疗研究.doc
- 泮半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doc
- 泮托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doc
- 泮托拉唑、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doc
-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比观察.doc
- 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观察.doc
- 泮妥拉唑钠、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doc
- 泮托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的疗效观察.doc
- 泮托拉唑、立止血联合奥曲肽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回顾性临床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