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4章-第4节-氨.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第4章-第4节-氨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一) 一.氨和铵盐; 氮元素是一切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的营养元素。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但是不能被多数生物直接吸收,多数生物只能吸收含氮元素的化合物。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一、氨(NH3):; 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在 研究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 计算,认为N2、H2在高压条件下可 以直接化合生成氨,接着,他用 实验来验证。但在实验过程中发 生了爆炸,他也没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而是觉得这个实验有危险,于是放弃了研究。勒沙特列的合成氨实验就这样夭折了。 后来查明是由于他所用混合气体中含有O2,实验中H2和O2化合发生了爆炸。; 稍后,德国化学家能斯特通过理论计算,认为合成氨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工合成氨的研究又一次止步。 后来才发现,是能斯特计算时误用了一个热力学数据,以至得到错误结论。 ; 在合成氨研究屡屡受挫的 情况下,德国另一位化学 家哈伯知难而进,对合成 氨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 和实验,终于在1908年7月在实验室里用N2和H2在600℃、200个大气压下合成氨,产率虽只有2%,但却是科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已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合成氨工厂,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万吨炸药,从而导致并蔓延了这场秧祸全球的世界大战,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能坚持4年的谜底。 ; 由于对合成氨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哈伯于191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哈伯却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抨击,也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1、氨气制法:;实验4-8:;【操作方法】:;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 ——“喷泉实验” ;【实验结论】 : NH3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被压入烧瓶,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一、氨(NH3):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大部分氨与水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3·H2O)。 ; 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1.“烟”是怎么形成??? 2.本实验中形成白烟的物质是什么? 3.为什么玻璃棒没有接触也能反应? ;NH3·H2O不稳定 ,受热分解放出氨气。;NH3·H2O可以部分(1%)电离形成NH4+和OH-,所以氨水呈弱碱性。;⑵氨与酸反应:;⑶氨与氧气反应: ;2NO + O2 === 2NO2 ;3.氨的用途: ;氨的用途;4、铵盐;2)铵盐的化学性质:;②铵盐与碱反应; 滴加NaOH溶液,再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5)验满:;⑹尾气处理:;浓氨水;5.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6. 下图装置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形成喷泉(在不改变气体成分的前提下),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