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docVIP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 安徽蒙城一中 樊 琳 【中图分类号】G654.3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10-01 苏武,啮雪吞毡,北海牧羊十九年,他的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震烁古今!在当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正需要学习他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我们也正需要让他的“正能量”照亮我们脚下的路!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九个年头。一群思维活跃、敢想敢说的90后,他们对苏武的多元解读与我的正统解读碰撞出了巨大的火花,给了我诸多的启示和反思。现将课堂实录摘录如下。 一开始,正音、解读,同学们十分配合。当我借苏武的话“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说:“由此可见,苏武有着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这时,学生尹冬冬举手发言道:“老师,我不这样认为。苏武遇到一点挫折,就想寻死,这是刚烈难犯吗?我看这是胆小怕事;一个使团的领导,遇到问题就想一死了之,这是义不受辱吗?我看这是不负责任。”他的话似乎一语惊醒了梦中人,同学中有的频频点头,有的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在寻求我的解读。我听了这样鲜活的语言,一时不知所措,为了给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我顺势利导,请他说明理由。只听他说:“首先,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遭受挫折。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积极应对,哪能寻死觅活呢?老师您不是说,死是懦弱的表现,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吗?那苏武寻死您又说刚烈难犯,所以我反对,我认为那是胆小怕事对生活不积极!其次,文章第一段说lsquo;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rsquo;,可见,苏武是这百余人的首领,他把这百余人带到异域,这百余人的生死安危他就要负责,团队出现问题,领导就要调查解决,这才是身为一个领导该做的事情。苏武呢,为了个人的清白,要一死了之,他死了,剩下一百余人怎么办?谁来证明他们的清白?谁来保护他们?所以,我坚决认为苏武不负责任。”这小子最后还不忘彬彬有礼的鞠上一躬,迎来了全班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坐得笔直,并且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我知道这个时候我再无退路了,尽管我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然而我必须平静地接受挑战。深吸口气,带上微笑,只听我缓缓地说:“十分感谢尹冬冬同学的精彩解释,对于他的观点,我先不做是非的判断,我只想补充说明一些问题,到底该何去何从,同学们自己做决定。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三段,lsquo;后月余rsquo;三个字说明什么?说明苏武一行百余人在匈奴呆了多久?”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多月。”“是啊,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发生了很多事啊!lsquo;单于益骄,非汉所望rsquo;;这一个多月,lsquo;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rsquo;;这一个多月,张胜与虞常勾结,lsquo;以货物与常rsquo;;这些都是苏武一行滞留匈奴时发生的,这些都对苏武一方极为不利。首先,单于求和之心在变化,越来越倨傲,说不定早有扣留苏武之意,正愁没有合适理由;其二,匈奴的这一次内乱与苏武副手张胜确有关联,人证、物证俱在,那作为一把手的苏武就很难脱了干系,所以,苏武会说lsquo;事如此,此必及我rsquo;。一国使臣在他国被指参与他国内乱,这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得失问题了。所以,这个时候苏武的寻死,是完全抛开了个人生死,从国家层面考虑问题的结果,他的死是为了明国家的志,如果用你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换来祖国的清誉,证明国家的伟大,你愿意吗?那从这个层面来看,苏武还是胆小怕事吗?”在同学们异口同声“愿意,不是”的回答中,我听出了爱国激情,看到了那一缕成功说服他们的曙光。一扫之前的紧张,同学们的肯定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渐入佳境。 趁热打铁,接着我问:“同学们知道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吗?对,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的艺术是lsquo;现实rsquo;,高于生活的艺术是lsquo;事实rsquo;。班固在编写这段历史的时候,肯定要忠实于现实,这是人物传记的基本要求。然而,为了他的主题需要,他可以对现实做一些剪裁,使事实更符合主题。《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属于正史范畴,这里记载的人物多名垂青史,所以,对一些无关大局的细节班固会做简化处理,这也是完全符合事实的。由此那百余名下属的安置,无关苏武坚守节操,义不受辱这个主题,班固不做详细介绍,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既然同学提到这个问题,我想根据苏武的话lsquo;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rsquo;,他们在苏武以死明志后,应该是可以洗脱干系的。苏武作为他们领导,在这危急关头选择死,正是为了国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