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上评价最高的36首诗词
历史上评价最高的36首诗词
这是一篇绝对值得一读的美文,博友可以在其中享受中国诗词的大餐!
?
本文试图对中国历史上评价最高的诗词排名。评价最高的诗词,必须得到历代人们或名人的推荐和高度评价,必须有“经典”或“千古绝句”的评语。
?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
?
35.《春望》·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
?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
?
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
?
33《龟虽寿》·曹操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延庆发展政策.doc
- 种山鸡产蛋期操作.doc
- 农户仔猪饲养技术.ppt
- 开展育种卫星可控育种试验的建议.doc
- 五味子优良无性系.ppt
- 基层兽医在生猪疫病防治上的常见误区.doc
- 植物生僻字集.doc
-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ppt
- 硅酸盐细菌菌种NY 882—2004.doc
- 仔猪的饲养管理o.ppt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疗效对比:术后恢复质量与并发症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课堂中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的实际应用与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9例临床特征与诊疗分析.docx
- 高中政治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微格教学实践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物联网在养殖过程中的节能降耗与效益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校园咖啡馆消费对高中生生活作息规律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地理虚拟现实沉浸式AI教育资源交互设计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培育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历史情境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家认同感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