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刘丹 汪涯雅 郑润辉 李海明 王春燕 黄振倩 谭获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分析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 对于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缺患者,肺部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常见感染部位,主要感染菌种为曲霉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本研究中28例患者痊愈、34例好转、6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死亡。其中确诊组、诊断组、拟诊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确诊组、诊断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较高,加强对该病症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意义重大。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59-02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在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自身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需长期反复接受化疗药物治疗,在化疗期间常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为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伴发于细菌感染广谱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的阳性率较低,临床治疗中很难确定其病原菌,常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对症治疗,治疗存在较大困难,患者死亡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分析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月-2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18.63plusmn;6.21)岁;据免疫学、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诊断标准[1]评估,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淋巴瘤1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化疗治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并持续7天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68/80,85.0%)、咳嗽咳痰(67/80,83.75%)、低氧血症(75/80,93.75%)、胸痛(32/80,40.0%)等。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以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规定的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期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详细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响综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诊断[2],本组研究中18例患者确诊,38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 1.2.2治疗方法 入选本组研究的80例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选用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吡喃阿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阿格拉霉素、表柔吡星、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地塞米松、长春瑞滨、泼尼松、羟基脲、足叶乙苷等[3]。经广谱抗生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伏立康唑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每次6mg/kg,每天2次,后逐渐增加剂量,第二天起将药物剂量维持为每次4mg/kg,每天2次,治疗28天。对经广谱抗生药物治疗7天有效的患者行伏立康唑口服治疗,每次200毫克, 每日2次[4]。 1.3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咳嗽、咳痰、血氧饱和度等)和体温变化,每周对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 1.4疗效评定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经影像学检查肺部病灶完全消失,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好转,症状基本消失,经影像学检查后肺部病灶缩小50%以上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稍有好转,经影像学检查肺部病灶缩小程度小于50%,为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放射学检查结果不变化和恶化,为无效[5]。有效率=痊愈+好转。 1.5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