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调研报告-广技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联网调研报告-广技师

走进车联网---关于车联网发展趋势的调查前言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合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车联网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建筑物之间,以及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它甚至可以帮助实现汽车和行人、汽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对话”。就像互联网把每个单合的电脑连接起来,车联网能够把独立的汽车联结在一起。 车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如同十几年前人们看不到互联网的发展边界一样,现在人们也无法判断车联网未来的应用边界。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车联网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同样,车联网在我国也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3%和6.9%。其中,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巨大的汽车市场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政策的支持也进一步推动着我国车联网的快速发展。从交通部、工信部等各部委,到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类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车联网产业的发展。目前,车联网产业基地可谓遍地开花,全国共有数十个车联网产业基地诞生,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包括北京、武汉、东莞、重庆等城市,都在重金投入车联网,欲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上汽、一汽、广汽、吉利等车企,纷纷与电信运营商签订车联网业务战略合作协议,力图在汽车出厂前,抢占车联网平台制高点。随着车联网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3G、4G、云平台、语音识别技术等均已开始与车联网产业深度融合,在市场需求带动下,车联网终端设备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本调查报告将从车联网的市场背景、技术环境阐述车联网的出现,发展及未来的方向。、什么是车联网1.1车联网定义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1.2车联网的结构框图1.3车联网名词解释1.3.1车载信息服务(TSP)车载信息服务是指利用无线通信和GPS卫星导航技术为车主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主要包含位置、交通、娱乐、互联网、车辆诊断、保安等服务。1.3.2互联网汽车即与互联网充分融合的汽车。互联网汽车不仅仅是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简单整合,对于车辆本身,互联网汽车将具备更多与外界互联、互动的功能,实现汽车的平台化,使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变为集娱乐、社交等一体的平台1.3.3IOV系统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3年,GPS+GPRS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也不是物联网,只是一种技术的组合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ITS试验和IOV概念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实现的。1.3.4智能交通(ITS)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1.3.5RFID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RFID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物流仓储、零售、制造业、医疗等领域都是RFID的潜在应用领域,另外,RFID由于其快速读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