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麻风病发病与地区居住环境关系的探索.docVIP

临夏州麻风病发病与地区居住环境关系的探索.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夏州麻风病发病与地区居住环境关系的探索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临夏州麻风病发病与地区居住环境关系的探索 王志 陈云 梁雅莉(甘肃省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31100) 【摘要】临夏州在历史上曾是麻风病中流行区之一,居甘肃省第三位,从50年代至2009年底累计发病596例,发病率6.83/10万。本地区麻风病患者尤以西南片临夏县、和政县、积石山县、康乐县的丘陵山区最为集中,患病人数为520例占全州麻风病患者总数的87.75%,患者均为从事农业兼搞畜牧养殖的农民。长期居住生活环境相似,大多为夏季潮湿,冬季寒冷的山阴地区。 【关键词】麻风病 发病 居住环境 临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边坡地带,地理坐标为34deg;57acute;-36deg;12acute;N,102deg;41acute;-103deg;40acute;E,全州共辖7县1市,其南部的太子山脉系西秦岭西延部分,海拔高度3600-4357m,两山呈“L”型凸直,交汇于土门关一带,东北部均为2000m倾斜性盆地,基本收敛于北部黄河与洮河一线、大夏河流域,广通河流域,属大陆性温带气候。尤其是西部的积石山山脉和太子山山脉前麓的山阴地带,海拔高度均为2220m,此区域内山沟脊梁层叠,植被覆盖较广,地表土壤疏松,吸水性较强。年均无霜期145天,年均气温5.8摄氏度,年均日照时数2389时,年均降水量630mm。在这样特点的地理环境中年降水量较多,无霜期短,气温偏低,蒸发量小,日照时数差,有利于有些疾病和传染病病菌的滋生生存,导致某些传染疾病的传播流行。 以上三县当地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兼搞畜牧养殖养牛、羊、猪等。绝大多数群众长期居住并生活在本地,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但上世纪70年代前当地居民生活困难,群体机体营养水平低下,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各种传染病发病率较高。麻风病是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由麻风杆菌感染所致,仅临夏县、和政县,积石山、康乐县四县的累积麻风病患者多达520例。如和政县地处太子山北麓有新营河、牙塘河等支流汇入广通河,从1950—2009年,共有累计麻风病患者127人仅新营乡患者累积达43例,其中瘤型37例占83.7%,是我州麻风病患者人数最多乡镇。我们在麻风病防治实践中发现本地区麻风病发病有以下特点:一、地域性。本地区患者发病比较集中在沿太子山系的丘陵山区,感染发病患者比较集中的这西南三县从地域气候地理环境、植被分布到农作物种植,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习俗、从事的生产活动以及居住房屋结构、土壤性质、饮食结构基本相似,麻风患者生产活动80年以前以生产队集体劳动为主,以后且成为家庭成员劳动为主。二、患者型类以次为瘤型514例、结核样型70例、未定类7例,界线类5例。三、家庭集簇性发病多,亲属子女间传染发病多;时限有高发年,50年代发病率最高,以此递减,60年代后国家专门机构如本地和政县疗养院加强隔离收治现症患者,普遍使用氨苯砜药物治疗,有效遏制了麻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了发病率;除以上特点外,西南部阴湿山区麻风病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干旱山区,越阴湿山区村落发病率高于相对干旱的川塬地区,越阴湿的村社病人越多。麻风患者所处生活环境以夏季潮湿、冬季寒冷,植被好杂草丛生,年均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居住丘陵山区的特点尤为突出。和政县与毗邻广河县相对较干旱,植被较差,土壤以黄土为主,光照较充足,紫外线照射强度高,光山秃岭较多,虽然两地居民劳动生活住宅基本一致,从五十年代至今累计发病仅14例均为瘤型,两县之间麻风病发病有明显的差别。和政县最高年份发病率12.82/10万,而广河县最高年份发病率仅为2.1/10万。其它相对北部干旱地区如永靖县、东乡县植被差,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麻风患者较少,发病率低;土壤西南山区以黑褐色土壤为主,北部以黄土川塬为主。阴湿地区累计患病人数占全州病人数的87.75%,干旱地区累计患病人数占全州病人数的12.25%。 累计发病人数对比表 【讨论】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直接接触传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本地区麻风患者比较集中在西南丘陵山区,除了瘤型患者是直接传染源外,麻风病在我州存在明显的地域性、集簇性发病,这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对麻风病的感染发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麻风病的传播有直接影响。人群居住环境适宜麻风杆菌生存,潮湿、低温、自然植被、生长植物、日照时间紫外线照射强度,临夏地区西南三县地理环境符合麻风杆菌适宜生存传播条件,加之个体在从事生产劳动中个人防护保护措施不当,损伤皮肤粘膜完整性,从而感染麻风杆菌;因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从事各种生产劳动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个人防护意识,加强个人肢体暴露部位的皮肤保护,避免劳动工具等损伤皮肤导致破损,避免感染麻风杆菌。除了加强现症病人治疗,杜绝传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