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汨罗市李家塅中心医院 湖南岳阳 414499 摘要: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胃痞”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迁延不愈,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中医运用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中医;慢性胃炎;研究发展 1 概述 1.1 慢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各地均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行之有效的经方、验方及协定方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但是由于各个医家对于本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到常用方药上的见解不一,导致了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尚无明确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也不一致等等[1]。 1.2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及优势所在 1.2.1慢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前,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情志因素、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有关。潘秀珍,杨春波认为[2]:饮食不节、劳倦所伤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最常见病因。故胃阴匾乏与腺体萎缩的病理变化,在某种条件下有因果关系,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1.2.2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很多,但其疗效不令人满意,且多复发。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参照中医学中“胃脘痛”的治疗经验,运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增强体质,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患者应尽可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服中药。如果患者选择自己购买中成药,也应学会辨别证型,挑选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李佃贵用益气活血和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52例,同时采用西药(以泌剂加促胃动力药)治疗30例对照,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3疗程后,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伊(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 2 不同角度的论证研究进展 2.1 中药治疗 2.1.1 辨证分型治疗 董璐璐,李严[4]将6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肝胃郁热、瘀阻胃络4型,52例西药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8%,在胃镜下炎症恢复情况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lt;0.05)。 2.1.2 经方辩证加减治疗 段飞茹,成金枝等[5]用加减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提示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2.1.3 自拟方加减治疗 魏建中认为[6]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多种因素皆可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他认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不外“浊”与“虚”,故在治疗上采用健脾助运、化浊补虚之法,自拟方(党参、茯苓、黄芩、白术、赤白芍、佛手、枳壳、谷麦芽、煅瓦楞、生甘草)治疗98例慢性胃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表明温中化瘀、理气止痛之方药在治疗脾胃虚寒兼夹瘀滞所致胃脘痛方面疗效甚佳。 2.2 非药物治疗 2.2.1 药竹罐法 李花玲等[7]通过在双侧足三里、胃俞、脾俞、章门、中脘等穴位应用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功效的药竹罐治疗5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并设对照组56例,予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等西药口服,结果显示:药竹罐组在疗效比较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说明药竹罐疗法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方面疗效突出,且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2.2 电针与隔姜灸结合法 陈文莉用散寒止痛的方法采用电针双侧天枢、内关、足三里配合隔姜灸上脘、中脘、下脘治疗68例寒邪客胃型胃痛患者,结果显示:临床治愈48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表明电针对缓解胃脘疼痛、上腹胀满等症状具可观疗效,再结合发挥生姜和艾灸的双重功用的隔姜灸使散寒止痛的作用直达病所,临床疗效显著[8]。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