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几个相关问题探讨
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几个相关问题探讨一、沉积与成岩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沉积成岩作用来说,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更大,成岩作用与沉积作用的研究密切相关。沉积单砂体的成岩作用?厚油层精细解剖,建立厚油层单砂体叠加模式。PI51交错迁移叠加型(PI22、4、5、8、9)PI3简单层状叠加型(PI3、6、7)PI21孤立型((PI1、21)单砂体类型孤立型简单层状叠加型交错迁移叠加型储量比例(%)13.723.951.3六种不同沉积相得成岩相?(据J.M. Slomka and C.H. Eyles, Characterizing heterogeneity in a glaciofluvialdeposit using architectural elements, Limehouse, Ontario, Canada, 2013,vol.50,911-929)针对美洲几条现代河流地形、水动力、沉积物搬运的数值模拟情况A-D模拟E-G中的砂体的形成;H模拟I、J代表的现代沉积;K-N模拟河道随时间推移的垂向演变。成岩模拟?Andrew Nicholas, Morphodynamic diversity of the world’s largest rivers, GEOLOGY,2013, 41(4):475–478 辫状 辫状辫状成岩模拟?随着参数和边界条件变化模拟的不同河流形态 D—颗粒直径;S —河道倾斜度;C—粗糙系数;E—河岸可蚀性;Tveg—时间; Hcr —主要水流深度;VS /V* —沉积物沉降速率/横向平均速率。Andrew Nicholas, Morphodynamic diversity of the world’s largest rivers, GEOLOGY, 2013, 41(4):475–478沉积与成岩:各类成因类型砂体成岩作用特征(S. Morad et al. ,2011)1.扶余油层下部砂体溶蚀作用较强,改善储层物性,油井产能较高。 下部2个中期旋回 储层更发育,成岩 流体运移通道更通畅,溶蚀作用较强,油井平均产能3.5t/d;上部2个中期旋回成岩流体运移通道发育较差,溶蚀作用较差,物性变差,油井平均产能1.7 t/d。2. 沉积微相存在成岩差异和储层物性差异。 平面上,不同微相 的砂体在原生物性、组 合样式及展布方向上各 具特点,导致不同的成 岩流体输导能力。 扶余油层主力微相 类型为三角洲平原分流 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下部Ⅲ、Ⅳ砂层组发育于水上环境,砂体较发育,纵向多为两期河道切叠,连通性较好,粒度相对粗、物性较好;向上Ⅱ砂层组开始向水下环境过渡,砂体发育变差;至Ⅰ砂层组砂体发育明显变差,多为单期河道,连通性及物性变差。 让字井斜坡带扶余油层沉积模式扶余油层主要砂体成因类型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砂体成因类型平均砂体厚度/m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32率/10μm平均杂基平均溶蚀含量/%面孔率/%分流河道6.710.40.712.00.59水下分流河道3.610.30.421.10.47河口坝与席状砂2.710.10.532.10.56天然堤及漫溢2.18.90.261.10.28水下天然堤及漫溢1.79.00.295.20.20决口河道2.48.90.314.00.40扶余油层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与席状砂微相砂体的溶蚀面孔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砂体。井数(口) 100 80 工业油流井 河道及河口坝水动力强,杂基含低产油流井油气层井油气显示井604020 0量较低、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这些原生孔隙的存在也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更易形成次生孔隙。道道积扇砂河河沉口状流流溢决席分分漫和与下及道坝水堤河口然河口天决扶余油层主要砂体成因类型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统计表明,扶余油层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与席状砂微相砂体的溶蚀面孔率明显高于其它相类型砂体。砂体成因类型平均砂体厚度/m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32率/10μm平均杂基平均溶蚀含量/%面孔率/%分流河道6.710.40.712.00.59水下分流河道3.610.30.421.10.47河口坝与席状砂2.710.10.532.10.56天然堤及漫溢2.18.90.261.10.28水下天然堤及漫溢1.79.00.295.20.20决口河道2.48.90.314.00.403. 岩石的成分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含量高,压实作用强烈,不利于后期溶蚀和储层改善。岩石成分、组构决定储层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岩屑总 火山岩 变质岩 石英质 量 屑 屑 岩屑 23.4 20.0 1.2 1.1碎屑组成成分成熟度指数小于1,不稳定组分含量高。 碎屑相对含量(%)石英41.4长石35.2其他类 1.1 岩屑中含有一定量的塑性组 分,造成储层易于压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