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ATP合酶(ATP synthetase) ATP合酶,即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状如蘑菇,属F型质子泵。 分为球形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 F0由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 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至嵴的轴心部,腔隙宽约6-8nm。由于外膜具有大量亲水孔道与细胞质相通,因此膜间隙的pH值与细胞质的相似。 一、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己成为氧化磷酸化机制研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假说。该假说是1961年英国生物化学家Mitchell提出来的,他因此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呼吸链的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当高能电子在膜中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 从内膜基质侧泵至膜间隙,由于膜对H+ 是不通透的,从而使膜间隙的H+ 浓度高于基质,因而在内膜的两侧形成电化学质子梯度(electro-chemical proton gradient,△μH+),也称为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P)。在这个梯度驱动下,H+ 穿过内膜上的ATP合成酶流回到基质,其能量促使ADP和Pi合成ATP。 化学渗透假说有两个特点: 一是强调线粒体膜结构的完整性。如果膜不完整,H+ 便能自由通过膜,则无法在内膜两侧形成质子动力势,那么氧化磷酸化就会解偶联。一些解偶联剂的作用就在于改变膜对H+ 的通透性,从而使电子传递所释放的能量不能转换合成ATP。 二是定向的化学反应。在电化学质子梯度推动下,H+ 由膜间隙通过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进入基质,其能量促使ADP和Pi合成ATP。 ATP 合酶 一、线粒体疾病的特征 高突变率 多质性:人体不同类型的细胞含线粒体数目不同,通常有成百上千个,而每个线粒体中有2~10个mtDNA分子,由于线粒体的大量中性突变,因此,绝大多数细胞中有多种mtDNA拷贝,其拷贝数存在器官组织的差异性。 母系遗传:母亲将mtDNA传递给她的儿子和女儿,但只有女儿能将其mtDNA传递给下一代。 阈值效应(threshold effect) :当突变mtDNA增加时,线粒体中ATP产生减少,低于维持个组织器官正常功能所需要的最低值时,临床症状即会表现,且 ATP产生越少,病症涉及的器官越多,症状越为严重。最先受损的是中枢神经系,其后为肌肉、心脏、胰腺、肾和肝。 氨基糖甙诱发的耳聋 氨基糖甙诱发的耳聋(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induced deafness, AAID) AAID是指使用链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而引起的失聪。 mtDNA12sRNA基因1 555bpA→G的突变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所致耳聋的重要诱因之一。 该类耳聋属于母系遗传,与线粒体遗传方式相同。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中风样发作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中风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ademia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MELAS) 通常40岁前发病,表现为阵发性呕吐、癫痫发作和中风样发作、血乳酸中毒、近心端四肢乏力等。 主要突变类型是mtDNA的3 243位点A→G的碱基置换。该突变改变了tRNALeu基因,并使得和rRNA基因下游紧密结合的转录终止子失活。 Kearns-Sayre 综合征(KSS) KSS和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 CPEO),两病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类型 CPEO是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以眼外肌麻痹,伴四肢乏力为主要症状 KSS除进行性的外眼肌麻痹外,还具有色素视网膜炎、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听力丧失、共济失调、痴呆等症状。 KSS和CPEO与mtDNA缺失有关。缺失部位多发生在重链和轻链两个复制起始点之间,缺失片段约2.0~7.0kb之间。由于涉及多个基因的缺失,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蛋白质合成缺陷,影响4种呼吸链复合体。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性麻痹,是一种晚年发病的运动失调症,有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少数有痴呆症状,患者脑组织,特别是黑质中存在mtDNA缺失。 帕金森病患者mtDNA中可以检测到4 977bp长的一段DNA缺失,缺失区域从ATPase8基因延续到ND5基因,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