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认识及临床研究概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认识及临床研究概况 赵文雁 张小可 曹亮 侯嘉庭 贾海霞 李梅 (昌吉州中医医院皮肤科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 要】带状疱疹后遗症其临床会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的神经痛。带状疱疹一旦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就会产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相关文献,对其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运用中医药从整体上治疗该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因病机;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10-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在皮损区域内长时间存在的一种疼痛,疼痛剧烈,痛如针剌、痛如火燎,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遗留有后遗神经痛, 儿童及年轻人疼痛轻或者不痛;年老人疼痛剧烈,其持续时间短则几月,长则达数十年,甚至长达终身。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或持续性深在性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由于疼痛剧烈,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临床治疗困难,常导致患者乏力、失眠、焦虑和抑郁,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特别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疼痛成为了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之一,他们苦不堪言,其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则高达50-75%,严重者可因为疼痛剧烈,影响正常的生活。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称其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缠腰龙”、“蛇丹”、“蜘蛛疮”等十余种病名。该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疮病诸候》,名为“甄带疮”,文中指出“甄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于血气所生,状如甄带,因此为名,又云此疮绕腰背则杀人”。 后代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纷纷给予命名,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云:“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贯珠,何如???是为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肤,缠于带脉,故如束带”。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蜘蛛疮》“ 蜘蛛疮:此疮生于皮肤间, 与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火丹 》:“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心肝二经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 科心法要诀 》“缠腰火丹,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型。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发痒作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等汤;若腰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疡科心得集》曰:“蜘蛛疮,或衣沾蜘蛛遗尿,或虫蚊游走,染毒而生形如水案疮相似,淡红,作痒且痛,五七个成簇,日渐延开,甚亦使人恶寒发热”。本文就近几年来对(PHN)的中医药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赵炳南[1]认为水疱消退后遗留神经痛,是因余毒未消,经络阻遏,气血凝滞,其中的余毒指脾湿内蕴,肝胆热盛,外受毒邪中的湿、热、毒。张学安[2]认为本病是由肝胆火盛挟湿,蕴于皮肤所致,日久湿热之邪虽去,但瘀血常留滞不化,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国内著名学者顾伯华、徐宜厚、管汾等都倾向于肝郁气滞引起的气滞血瘀,因气行不畅,气结则血凝,血液凝滞,阻滞经络,故疼痛仍持续不止,以致夜不成眠[3-4-5]。冯宪章[6]认为老年人脏腑衰弱,肝疏泄功能减退,肝气郁结久而不复,引起神经痛。李在明[7]认为:依据患处色素沉着形成的斑,不能触摸,触摸后有明显疼痛等体征,表明皮疹虽然己经消退,但是余毒未清,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因此疼痛仍然较剧烈。沈祖法[8]认为:在带状疱疹急性期之后,皮疹虽然消退,但是湿邪去热邪存,结聚滞留不能发越,使得潘滞不通的气、血、津、液,郁而化热,热盛则痛。杨金德[9]认为:本病乃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血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发本病。吴祖兰[10]认为老年人或体质素弱的患者,毒热耗伤阳气,或在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伤阳,以致阳虚寒凝,痹阻经络均可致后遗神经痛。段行武[11]认为年老之体,大多气阴两亏,又因为热病日久或过用苦寒除湿之品,阴液进一步被劫伤,从而使阴津更加不足,气血津液运行不畅、齡血阻滞而导致疼痛[11]。 2 治疗 2.1中医内治 医家以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方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使用时依病人情况随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