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出彼得杜拉克的“知识生产力”.docVIP

营造出彼得杜拉克的“知识生产力”.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造出彼得杜拉克的“知识生产力”

营造出彼得杜拉克的“知识生产力” 你注意过吗?蚂蚁搬食物回家时总是呈一直线接踵而行。生物学家发现,当蚂蚁发现食物,会有两只同时离开巢穴,分别走两条路线到食物处;较快回来的那只,其它同伴就会循着牠释放的化学激素,走较短的路线去搬食物。 蚂蚁的化学激素,就如同企业中每一个人的知识。台积电资深副总经理暨信息长、同时也是台湾高科技产业信息长协进会理事长林坤禧表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KM),无非是希望将每一个人最有用的知识留存,并有效地扩散、复制。 留存、扩散、复制知识,对企业的好处到底在哪里? 台积电,是台湾最早开始导入KM的企业,毛利率可以遥遥领先竞争对手约一倍的幅度。 2年前开始导入KM的工研院,让辖下原本犹如知识孤岛的各个所,有了技术交流的机会,甚至因此创造与业界厂商的专业技术联盟,拿到产、官界上千万的研发经费补助。 若是以在KM方面推行甚早的国外企业为例,成效更是惊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1994年就开始导入KM系统的德州仪器(TI)。根据德仪自行估计,因为KM系统下的“最佳实务(best practice)和经验数据库”,让德仪在1996~1997年间,共省下将近40亿美元(约合新台币1,400亿)“重蹈覆辙”的开销。 棘手的问题来了。尽管大家都知道KM可以帮公司变得有效率、帮公司省钱,但真正做起来,却是一点都不简单。 在《e天下》杂志走访各家企业及专家后,发现企业进行KM时,几乎都会面临几个瓶颈。问题通常会出现在哪里?该如何克服?从这些KM先驱者的经验,可以窥见企业进行KM时必须注意的重要成功关键。 KM成功关键1: 高层主管的支持最重要 如同企业导入任何e化流程,高层领导人的支持永远是成败的关键。根据包括台积电、中华汽车、亚旭计算机、撼讯科技等(2001、2002年,经济部工业局委托中国生产力中心所评选出的”企业KM示范厂商”)的经验,当公司决定导入KM,最高领导人一定会同时宣示导入的决心。 老板不能只说支持,还必须实际参与。参与过许多公司KM导入的中国生产力中心研发顾问组经理陈泰明表示,虽然企业主多半认同KM是未来竞争上的重要利器,也会赞同公司导入KM,“但如果重要场合都不来,”就算花再多钱,还是没办法带动公司的KM气氛。 行为的改变,没有高层不行。台积电经营信息系统处处长孙德风就表示,企业导入KM,牵涉到每位员工新行为习惯的建立,“top down(由上而下)在初期,绝对是可以达到很高的效果,”孙德风强调。这位台积电第一线负责KM导入的关键人物透露,台积电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年度的成果发表会,包括副总执行长曾繁城、总经理蔡力行,再忙也都会亲自出席颁奖。 刚刚在2002年5月导入KM的撼讯科技,高层的参与更直接。身为撼讯知识管理推动小组成员的总经理室专员张淑萍说,公司在开完KM启动大会后不久,董事长黄聪耀马上自掏腰包请先导部门的10多位成员到野外烤肉,“他认为要用好玩的方式,让大家可以接受感觉硬梆梆的KM,”张淑萍说。 KM成功关键2: 形塑分享的企业文化 如果没有分享的文化,其余的KM都是空谈。工研院信息中心主任江天丽说,推动KM的要素中,1/3是管理、1/3是文化、1/3是信息技术。 “如果你做KM时,发现技术超过1/3,赶快回头,”江天丽指出,有许多企业在进行KM时,常常会在信息系统太过专注,但”平台太好,没有『用』的气氛也是等于零。” 江天丽以工研院的KM为例指出,先花时间推广、塑造分享的气氛,“让大家感觉现在最时髦的就是做KM!”她说,接着才是针对使用者的意见逐步修正系统平台。 不过,知识分享文化的确是KM的一大挑战。中国生产力中心总经理张宝诚分析,企业建立知识分享文化的难度,一是员工怕会降低自己的价值,一是对额外的工作量产生排斥;而后者,更是主要因素。 撼讯就曾深受分享文化难以建立之苦。主导撼讯KM的研发部经理黄贵能透露,撼讯在去年5月正式导入KM前,曾有一次失败的导入经验,原因就是因为最先导入的研发部门工程师太忙,根本无暇顾及分享。”你要他腾出时间撰写文件,结果得到的就是虚应了事的一堆文字,”他无奈地说。 “说实在,‘人’,还是最难的部分,”去年6月刚刚开始推动KM的亚旭计算机研展总部副总经理雷汉文,对分享文化的形成,也有感而发地说:“这真的满两难的!”因此,他认为,亚旭今年KM的重点,就是尽量减轻工程师的工作量,并且将工作流程结合KM。“让他们在工作中,自然完成KM,”负责企画各部门KM事宜的亚旭财务总部企划处资深专员陈筱雯指出新的作法。 KM成功关键3: 表扬KM的贡献和应用者 企业推行KM的过程中,表扬KM贡献者是不可或缺的动作。以德州仪器为例,该集团内部在1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